“殿下,果然如您所料,咱们卖出的粮食,都被崔家以四贯每石的价格收了。”
东宫内,管金生笑眯眯地向李承道汇报。
“不仅收了粮,估计还暗中联合其他几家妄图回本吧。”
李承道取过一份最新的报告,边看边说:“明后天准备把期粮弄出来吧。”
管金生眼睛微微一眯,所谓期粮,就是买卖未来的粮,比如买卖双方约定一个月后一手交粮一手交钱,那么买家先付10%的订金,等到期日,再付剩余90%的钱提货,交易就算完成。
期粮相对于现粮,最大的区别有两个,一个是杠杆,一个是数量不确定。
所谓杠杆,就是本来你100贯钱只能买50石粮食(按两贯每石来算),现在你只要付10%的订金,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一个月后粮价会涨,那么你可以用这100贯作为定金,提前预定500石的粮食,提前锁定价格。等到期后,如果粮价涨到了4贯每石,你再卖出手中的粮食,收入2000贯,最后还掉本金1000贯,就能获利1000贯,比原先单纯实打实的现货交易放大了十倍,这就是所谓的杠杆。
第二个就是交易数量上的不确定。简单来说,既然是期货,我可以无限放大数量,反正日子没到不用交货。我一口咬定手上有一亿石粮食,你只要给钱,我就卖给你,你买不买,当然你觉得我手中没有这么多粮食,你就可以说我全要了,然后付10%的订金,等到期日提货就行,如果到期日我拿不出那么多粮食,就算严重违约,一旦违约,就按照签约时白纸黑字写好的违约金赔偿。
“崔家不是想买光长安所有的粮食吗?”李承道微微一笑,“那就把期粮的交货期定在十五天后,哈哈,长安百姓都是富庶人家,家中十五天口粮还是有的,如果现粮价格一石要几十贯,期粮只要四五贯每石,相信他们还是等得起的。”
“期粮一出,估计崔家要疯了。”
管金**诈得一笑。
“有什么疯不疯的,清河崔氏,天下有数的名门望族,把家中的祖宅,田地,还有其他家族产业抵押一下,凑个几百万贯绝对没问题。”
“那臣这大唐人民钱庄的大掌柜,就去给崔家做做抵押贷款了,太子殿下可不会介意吧。”
说话的是徐厚钊,只见他剑眉一挑,露出雪白的牙齿。
“哈哈……”
三人齐声大笑。
对七宗五姓中清河崔家的围剿,正式开始。
……
“殿下,郑仁同求见。”
“让他进来吧。”
李承道嘴角微微翘起,郑仁同,传与荥阳郑氏北祖房支,乃是北祖房的大房顶梁柱,也是李承道的亲舅舅。
“臣郑仁同,参见太子殿下。”
一个略微发福,挺着圆肚子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哈哈,舅舅,这你可见外了……”李承道迎上前,扶起就欲参拜的郑仁同,“舅舅可去看过母亲了。”
“刚才去看过了,哎,小妹她也是痴情之人,一直在祠堂诵经,我两也没说上句话,匆匆见了一面就来你这了。”
两人说了几句家常话,郑仁同终于进了正题。
“承道,现在你贵为太子,大唐储君,可别忘了舅舅啊。”
“哈哈,舅舅哪里话,还记得承道当年调皮胡闹,惹得母后和父王不开心,三天两头往荥阳跑,还多亏了舅舅收留啊……”
李承道说起以前的趣事,听得郑仁同眉飞色舞,不断应是。
“舅舅,当年糟蹋了你那么多钱财银两,承道现在当上太子,想着也要给舅舅你回回血,不知舅舅有没有兴趣和承道一起做局啊?”
李承道话锋一转,笑嘻嘻地看着郑仁同。
郑仁同打了个机灵,回想起李承道五六岁时,在郑家调皮捣蛋的模样。他清楚得记得李承道当时叫了几个瘦了吧唧的半大小子,在柴房蒸馏酒精时,差点把整个郑氏后院都烧了的模样。
不过当时虽然气得要死,但后来蒸馏酒横空出世,也让郑家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当时郑仁同就对这个亲外甥宝贝得紧,李承道要什么给什么,找不到就派人满世界得找,也算是李承道前期搞试验时最主要助力。
青云学院前期的班底,就是在郑仁同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做局,做什么局?”
郑仁同这次来,不仅是为了看看自己这个刚当上太子的亲外甥,而且也是带着任务来的。
五月底,大宗货物暴涨,郑家自然也参与进了其中,李承道知道郑家和其余几家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不打草惊蛇,在动手前,并没有向郑家透露半点消息,所以当时郑家觉得风云变幻,也学着崔家一样,大肆囤积大宗货物,像粮食,铁矿石,焦炭,盐,茶等等,手上也不少。
现在,在李承道有意识地操盘下,启动三千万贯,两倍于大唐税收的超大资金规模做空各大宗货物,整个大宗货物盘子已是岌岌可危,危如累卵,随时有崩盘的迹象。
而粮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现在荥阳郑氏掌舵的乃是北祖房的郑元寿和南祖房的郑善果两位老祖宗,两人在隋末时就官居三品,后来降唐后,立马被李渊拉拢进入高层,郑元寿官拜太常卿,正三品,郑善果迁检校大理卿兼刑部尚书,乃是不择不可的实权大臣。
这下到了关键之处,郑善果的母亲出自清河崔家,虽然早已去世,但崔家和郑善果这一房的关系可是还在,前几天崔宏找上门来,准备联合郑家,一起清场长安的粮食,把粮价挺在三十贯以上,以免损失太大。
这其实也符合郑家以及其他几家的利益。
郑善果是知道李承道降粮价的决心的。
粮贱伤农,人家刚当上太子,就拿出杂交水稻的祥瑞降低粮价,让那些贱民不得不破产卖田。然后又是废均田制,又是允许自由买卖,政策都给你铺好,这已经是给你七宗五姓以及各大家族天大的面子了。
现在你崔家不念着新太子的好,反而要在这节骨眼上与新太子作对,来个既要土地兼并,又要粮价不跌,岂不是蹬鼻子上脸,哪里是把李承道放在眼里了。。
损失些钱财有多大关系,人家新太子都把土地兼并这块大肥肉送到大家口中了,你这还不满足?
但说千道万,崔家和郑家的关系太深,郑善果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派和李承道关系最好的郑仁同过来,准备看看李承道的意思,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