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前往石窠子

第二天一早起来,吃了早饭,袁清明带着几个男同志出发。

这次大家一起,一路上有说有笑。

“这次在袁叔带领下,看来还是挺顺利的,在这种鬼天气,真是让人烦死了。咱们一会儿努努力,加把劲儿,早点搞定早点回去。”刘放搓着手,显然受不了这样的气候。

其实,不仅仅是刘放,赵家豪同样不喜欢这种寒冷天气。

“能看见白白的雪,还是挺好的,只是就是太冷了,这点不好,别的到是可以接受。”赵家豪看着远处白色大山说道。

如果按他们说的,温度适中才是最好的,可是哪里有那样的环境。

“尽量去适应吧,相比较之下,咱们的情况已经很好了,只是,我估计这次咱们也不一定用得了多久时间。”袁清明说道。

袁清明说话的时候,叶景注意到他随口呼出来的热气因为寒冷,瞬间就变成了白雾,在他的兜帽周围的边缘形成了一圈冰霜,让人感觉非常滑稽。

然后,叶景也看了看自己的兜帽边缘,同样的也有一层冰霜,不由感叹说道:

“也不知道人家生活在极地的爱斯基摩人是怎么过的,前段时间我还看到他们生活的很好,屋子里还有冰箱电视……。”

“欸~,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人家那是就是那品种…,他们的抗冻细胞比咱们发达…。”刘放在一边胡扯道。

叶景感觉刘放解释的非常不靠谱,于是就问:“人还分品种?就像玉米水稻似的,分东风六号,创收三号?”

“怎么不分品种?那为什么叫白人种,黑人种,黄人种?”或许是觉得自己说的太对了,刘放说完,就开始得意洋洋。

赵家豪有些看不过,“别瞎扯,那只是因为肤色不同,才分的人种,哪有什么抗冻细胞发达一说…。”

“你看看,还不信…。”刘放嘚瑟说道。

“好了,前面就到了,注意脚下,别出意外,上次在海岛的经历希望你们都能记住,一旦进入里面,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李红岩突然说道。

原来不知不觉间,在这种插科打诨中到了之前袁清明所说的那个石窠子。

石窠子是在半山腰,因为塌陷的比较深,在这个距离上,看得还是很清楚的,等爬上半山腰,才发现,石窠子比想象的要小的多。

只是塌下去的雪一时半会儿都不能重新封住,从四面方飘过来的血花落到石窠子里就很快融化了,看来是要等到大雪天才能重新恢复原来的状态。

按照袁清明指点,几个人又重新把雪层全部推到石窠子里,最终清理出很大一块儿地方…。

清理完的雪层下面就是厚厚的落叶松针,剥开这些松针,就可以看到下面的山土…。

这种土壤土质肥沃松软,虽然是冬天,但由于大雪封盖,松针保温并没有冻死,不过想要看出其中的关键还是得依靠设备检测最为保险。

不过,因为有袁清明这个‘专家’在,很容易分辨出其中关节。

就听袁清明在那里传授经验:“这种北方的山林,大多落叶乔木为主,想要分辨土壤就需要望闻问切。”

“望,就是看土壤之地,比如沙土,黏土,黄土等;闻,就是闻气味,如果是含有腐尸的就会有尸臭味道,盐碱地的土就有股腥味等;问,就是看所在方位,比如这里就是黄沙高原地带,如果你去了非洲,那么就是另一番土质;切,切脉,就是用手法去碰触感觉…。”

这一番指教让刘放和赵家豪和叶景佩服的心服口服,“那现在这里的土算是什么回事?”刘放问道。

“我到是有些想法,”叶景说道。

袁清明给了叶景一个继续的眼神。意思是继续说下去。

“这里是地处北方还是山地,下面土层应该不是很厚,如果去别的地方也能看看土壤颜色,估计就能看出这里的土是否有被挖过的迹象。”叶景说道。

“那还等什么?”袁清明说道。

得到认可,叶景很高兴,快速往旁边挪开了有几十米的地方,重新扒开一块儿雪层,放开松针,漏出下面的泥土,又跑回来对比了一下…

不过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和风雨,颜色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这让叶景有些气馁。

袁清明拍了拍叶景肩膀,“你小子做得不错,虽然只发现了其中一个因素,但是却还不够…。”

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仅仅是表面颜色,里面的颜色会相同吗?我们的皮肤是一个颜色,但是里面的颜色也是黄色的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知道了,”叶景叫到,随即剥开表面的浮土,里面依旧比较蓬松松软…。

看到这里,袁清明说道:“下面就是问,望闻问切的问,如果长时间有人踩过,那么可能还会略有差异。”

“这里你看,明显和你拿过来的泥土颜色不同,如果没有意外,洞口就在附近!”袁清明笃定道。

“大家分散开找一找,不用太远,如果没有发现,我们也就在这里挖出来一个洞口…。”

听到命令,几人不敢怠慢,分头去找,然而并没有什么发现,无奈之下,只能采取最落后手段,挖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