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又双叒叕让太子装到了

在李承乾看来,这个程咬金有时候实在就是一个狗腿子。

但没有了他,又似乎少了点什么。

李承乾这时说道:“好了,大家将折子集中到一起,孤批下一个,你们便令人传出,这事要快!据孤所知,有些折子已经呆在尚书省中近一两天时间,你们可知,这一两天时间,有可能让一些生命消失!让一些本来可以受到救助的人而错失了良机!……”

他越说,众人等越是愧疚不已。

“是,太子殿下!”

大家应了是之后,接着便开始忙碌起来了。

而李渊则在一边看着,他也想知道,这个太子要怎么办到,办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要完成数百份折子的批示。

换作是他,也不大可能这么快吧?

要知道,他可是当了九年皇帝的人。

有什么事他没有见过?

在他思考间。

已经有人将折子整理了起来,他们按着顺序叠到了一起。

竟然是厚厚的几大叠。

看来这些折子的工作量并不小啊。

“来人拿笔来!”

许庭,便是奉上了毛笔。

但李承乾没有接。

许庭震惊了,那太子看向了一个太监。

这便有太监送上了一支钢笔。

众人不解,这是什么东西?

程咬金这便有声有色的介绍了起来。

惹得众人是震惊不已啊。

而李承乾并不管他们。

而是埋头干起了活。

这第一份折子内的内容便是关于民间设立妖祠的。

里面有近千字。

他瞄了一眼,将之前批复的字划掉,换上自己的,直接批复:

民间百姓不得私自设立妖祠。除了正当的卜筮术,其余杂滥占卜,一律禁绝。

随后,折子被传出,命令便下达。

整个尚书省忙碌了起来。

李渊在一边看着,有些痴呆。

因为这一份折子他看过,他还有些印象,当时还给了许多佐证。

不想太子直接下了一个命令。

接着,还有更令他感觉到震惊的。

第二份,是关于弘文殿的二十余万卷藏书问题。

有了这么多书,却是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而且这么多书,能懂得几何?

所以,李承乾又批示:弘文殿内设弘文馆!以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精通学术之人,以原职兼任弘文馆学士,轮流值宿,并选取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充任弘文馆学生。以增进学术交流,弘扬汉文学!

这第二条仅是花了一分多钟,就完毕。

这命令未下,李渊先是取过一看。

这一看,便是大惊。

上边的人可不少,每一个都是才子一般的存在,太子竟然能知道他们,还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那简直是太妙了。

现在的他有理由相信,太子真的能够在一个时辰之内完成数百份折子的批复。

他并不知道,这一份折子代表着是一点运气值。

随着折子的增多,他的运气值一直往上涨。

有了运气值,做啥事都是运气爆棚。

根本就不怕陷害。

而接着,李承乾又进行了下一个折子。

上面写的是关于突厥人伤害百姓一事。

“这是谁批的?怎么能批成这样?”

他问。

许庭过来一看。

接着念叨道:“对遭受突厥暴虐践踏的百姓,请求每户赐给绢帛一匹。”

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错啊。

突厥人从北方到长安,伤害了太多的百姓。

这些百姓是无辜的,他们受了苦难,这个时候,朝廷不应该忘记他们。

大家也觉得没有错。

李渊说:“是寡批示的。”

李承乾,没有给他半点面子。

他说:“陛下以诚、信二字统治下属,不想徒有抚恤百姓的名声而没有实在的东西,每户中人数多少不等,怎么能整齐划一,赏赐都一样呢?应该计算人口以它为赏赐的标准。此事,快快交由户部处理!”

李渊的脸都黑了。

感觉自己的治国之道,还不如一个八岁的孩子啊。

可是李承乾并没有理会他。

而是接着批示。

他的动作很快,一份折子只是看了一下,就开始批示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批的折子是越来越多了。

并且,效率十分之高。

每当他批下一个折子的时候,底下的人都忙碌起来了。

一份折子代表着一个决断。

代表着一道圣旨。

代表着朝廷的态度。

所以,也没有要敢怠慢。

李渊看着堆积如山的折子,陷入了沉思。

这些折子是批好的,而非挤压的。

太子的速度竟然比这些人的动作还要快。

并且,也是因为他手中的钢笔,写起东西来,更是迅速啊。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折子已经批得七七八八了。

程咬金这个时候说道:

“俺就说,太子殿下不会骗人,这才过了半个时辰,折子都要批好了!”

李渊呆站在那里,他也震惊到了,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然这么厉害。

而李承乾揉了揉自己有些稚嫩的手。

果然,这东西不是人干的。

李世民与李渊之前天天这么干,真的不累人吗?

今天装一下就算了,以后他也不这么干了。

顶多是让人念叨,然后让人代写,这事算完了。

他下次,再也不让自己来了。

他在休息,可是其他人却是不敢休息。

不断的分发着折子。

最后,他令大家先停一下。

他清了清喉咙。

跟着说道:“你们批的折子,让孤悟出了一些问题,所以,得好好说说!”

大家不解,那是怎么样的问题?

于是,他接着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仰仗百姓。剥削百姓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了而国家灭亡。所以君主的忧虑,不来自于外面,而常在于自身。凡欲望多则花费大,花费大则赋役繁重,赋役繁重则百姓愁苦,百姓愁苦则国家危急,国家危急则君主地位不保。孤思考这些问题,也是你们要思考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以后,定是要以此为原则。”

众人不住的点着头。

是的,太子说得没有错。

大家纷纷表示,学习了。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太子殿下让我们认识到了国当以民为重!”

……

好好的,又让太子给装到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