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霍家对外发丧,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突然薨了,朝野上下为之震动,朝廷内外人心浮动!
同时,长安城内的期门精骑、羽林精骑先后返回了驻地大营,霍家也解除了对长安城各处城门的封锁,解除了对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封锁,这让朝廷上下和天子刘洵都长出了一口气。
紧接着,天子刘洵下旨,以天子规格葬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于茂陵!
次日,天子刘洵降旨,将度辽将军霍禹、武卫中郎将霍云、奉车都尉霍山三人召入未央宫宣室殿。
度辽将军霍禹、武卫中郎将霍云、奉车都尉霍山三人到齐之后,天子刘洵悲痛的说道:“大司马大将军突然辞世,朕心甚为悲痛,国家失去一擎天柱!”
说完,天子刘洵双眼通红、流下了眼泪。
度辽将军霍禹、武卫中郎将霍云、奉车都尉霍山三人也是痛哭不已,纷纷感谢着天子刘洵的恩德。
天子刘洵说道:“朕与太皇太后一同为大司马大将军治丧,三位爱卿随同出力!”
“谢天家恩德!”
三日之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葬礼在长安城内举行,天子刘洵亲临现场,率领宗室王公以及满朝文武出长安城,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驾沿着驰道向西北方向,朝着芒砀山中的茂陵赶去。
霍家一众子弟也在其中,众人全都素衣白稿、神色悲伤,护卫着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棺椁行进着,随同的还有数千门客以及期门精骑,声势浩大。
随行的文武百官见状多有怒意,虽然天子刘洵已经下旨,准许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以天子规格下葬,但这也是在礼仪、器具上比照大汉天子的规格而已,并不是说可以调动数千铁骑为之送葬,这已经逾越了!
不过,天子刘洵却神色淡然,并没有对眼前霍家的举动有任何不满,这让随行的光禄大夫丙吉、侍郎史高、侍郎史曾、侍郎史玄、新任丞相韦贤等人深感叹服:临事不怒,处之淡然,果然明君之气象!
半日之后,大队人马抵达了茂陵。
天子刘洵先是率领文武百官祭拜了葬于茂陵的孝武皇帝,而后便开始主持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葬礼。
在葬礼上,按照天子刘洵的旨意,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准备了金缕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等葬具,以缊辌车,黄屋送葬。
而后,天子刘洵命中常侍耿国宣读了亲自写就的祭文。
“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有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难,躬秉谊,率三公、九卿、大夫定万世册,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功如萧相国。宣成侯光宿卫忠正,勤劳国家……”
而后,天子刘洵当即给予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谥号“宣成”。
如此,度辽将军霍禹、武卫中郎将霍云、奉车都尉霍山三人,以及霍家众子弟全都感激不已,纷纷叩拜谢恩。
文武百官也是欣然认可,只有霍显面色不善,对于天子刘洵的旨意很是不满,特别是对于霍光坟墓的规格有很大意见。
在霍显看来,夫君霍光功盖天下,而且天子刘洵也下旨要以大汉天子的规格厚葬夫君霍光,如此夫君霍光的坟墓规模就必须按照大汉天子的规模准备,而不是眼下如此寒酸的规模!
此后,霍显在葬礼上全程黑脸,旁边的度辽将军霍禹见状心中一惊,不知道霍显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如此气恼,不断以眼神示意,让霍显不要再生事端。
霍显见状也忍下怒意,直到葬礼结束返回大司马大将军府邸的时候,都始终一言不发。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葬礼结束之后,文武百官返回长安城、各自散去,天子刘洵返回了未央宫宣室殿,早早的入睡了。
这一夜,是天子刘洵自从登基以来,睡的最为香甜的一夜!
与此同时,大司马大将军府邸内,却依旧灯火通明,霍显、度辽将军霍禹、武卫中郎将霍云、奉车都尉霍山几人围坐在一起,众人的脸色很是不好。
霍显大声说道:“大司马大将军为大汉操劳一生,功勋卓著,可谓大汉立国以来第一!可是如今,却只能屈居那处寒酸的坟墓之中,难道你们心中不痛吗?”
众人的脸色越发的难看起来,度辽将军霍禹皱眉说道:“母亲,如今天子已经厚葬了父亲,并且加封了谥号宣成,父亲的哀荣已经很重了,依我之见,就不要再生事端了!”
霍显怒声说道:“不行!我一定要扩建夫君的坟墓,至少要扩大一半的规模!此事,你们今日便商议妥当,尽快开始动工!”
奉车都尉霍山说道:“家母,如今大司马大将军已经入土为安,此时再大兴土木,是否妥当?”
“有何不妥?”
霍显怒声说道:“夫君在地下,还不知有多么的恼怒,我等岂能坐视不管!”
众人眼见霍显一意孤行,明白如何规劝也是没有结果的,于是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次日,度辽将军霍禹向天子刘洵上奏,请求扩建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坟墓,一时间朝野轰动,丞相韦贤、光禄大夫丙吉、大司农耿寿昌等人纷纷反对,认为此举不符合朝廷礼制,天子刘洵应该予以驳斥!
天子刘洵也没有想到霍家会突然提出此议,沉吟了一番之后,便说道:“大司马大将军为我大汉辛劳数十年,乃是我大汉的大功臣,扩建坟墓也是应该。此议,朕准了,今日便降旨!”
此言一出,朝野哗然!
所有人都想不到,天子刘洵竟然会当场答应霍家的无理要求,度辽将军霍禹更是没有想到,原本自己还准备了一番说辞,以备天子刘洵反对之时予以应对。
可是度辽将军霍禹万万没想到,天子刘洵竟然直接答应了下来,如此自己反倒有些措手不及了。
“臣、臣谢过天家!”
当日朝议结束之后,天子刘洵返回了寝殿,侍郎史高、侍郎史曾、侍郎史玄三人跟随左右,没过一会儿,光禄大夫丙吉、丞相韦贤也先后赶来。
众人对于今日朝议上度辽将军霍禹的奏议很是愤慨,认为这是霍家在威逼大汉天子,已经有了不臣之意!
天子刘洵让众人落座,而后叹息一声,说道:“大司马大将军受命于危难之际,辅佐年幼的孝昭皇帝,全力推行当年孝武皇帝的轮台诏书,坚持与民休息,我大汉能够如此兴盛,大司马大将军可谓功不可没。”
“武帝英雄类始皇,甘心黩武国几亡。晚年赖有知人术,解把婴儿付霍光。”
天子刘洵念完自己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做的这首诗,感叹道:“正是因为如此,朕才在朝议上答应了度辽将军的奏议,诸位也不必为此而愤愤不平。”
可是天子刘洵的话语,并不能消弭众人心中的愤怒,丞相韦贤说道:“天家,如今霍家众人僭越礼制,他们不但公然扩大大司马大将军的陵制、扩建自己的府第,而且霍家人明显目无皇帝,就拿武卫中郎将霍云来说,其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其余如度辽将军霍禹、奉车都尉霍山、长乐宫卫尉邓广汉等人,皆骄狂不法,长此以往,国法何在!”
光禄大夫丙吉也是说道:“丞相所言极是!如今大司马大将军已经辞世,正是削减霍家众人权柄的大好机会,天家应逐步收回朝廷权柄、惩处霍家违反大汉律之人,尽快掌控朝中局势!”
侍郎史高说道:“天家出手的第一步,应该先想办法掌控南军、期门、羽林三支大军,而后便是将领军在外的度辽将军霍禹拿下!如此,则霍家大事去矣!”
侍郎史曾、侍郎史玄也是纷纷发言,二人认为天子刘洵应该尽快与领军西征的平西将军、安远侯郑吉,平北将军、龙额侯韩增,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
侍郎史曾说道:“天家四位将军麾下集结着我大汉十几万精锐大军,霍家一定会想方设法与四位将军取得联系,为防止意外,天家应尽快为四名将军下旨,与四位将军取得联系!”
天子刘洵想了一下,笑着说道:“如今大司马大将军刚刚辞世,朝中上下、长安内外应当保持平稳,不宜大动干戈!所以,期门、羽林、南军三支兵马还是维持现状为好!”
“至于西征大军的四位将军,朕暂时不会下旨联络的,西域战事事关我大汉国运,朝中的争斗不能对四位将军有丝毫的影响,所以朝廷按时供应大军补给粮草便好,不要对四位将军有任何书信和旨意!”
众人闻言都是十分不解,天子刘洵被大司马大将军压制了数年之久,甚至先皇后许平君之死都与霍家脱不了干系,如此仇怨,天子刘洵难道忘记了吗?
光禄大夫丙吉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天家,眼下时机正好,为何要如此行事?”
天子刘洵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光禄大夫丙吉的询问,只是说道:“诸位爱卿也都累了,都回去休息吧!”
众人见状只好纷纷告辞。
待到众人离开之后,天子刘洵对中常侍耿国说道:“传镇抚卿樊明,入宫觐见!”
“诺!”
当镇抚卿樊明急匆匆赶到未央宫宣室殿的时候,天子刘洵正在绢帛上书写圣旨。
“臣,镇抚卿樊明,叩见天家!”
天子刘洵一边写着,一边说道;“亮工稍等,待朕写完再说!”
“诺!”
过了一会儿,天子刘洵写好了圣旨,便对镇抚卿樊明说道:“亮工,从今日起,镇抚司将全部的精力放在霍家方面,重点监视度辽将军霍禹、奉车都尉霍山、武卫中郎将霍云、长乐宫卫尉邓广汉、中郎将王汉、散骑都尉赵平等人,要尽快搜集几人违反大汉律的证据,备用!”
镇抚卿樊明闻言暗暗一惊,当即拱手领命。
而后,天子刘洵忽然问道:“亮工以为大司马大将军是忠臣还是权臣?”
镇抚卿樊明顿时愣住了,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天子刘洵苦笑一声,说道:“其实朕也不知道,不知道大司马大将军究竟是忠臣还是权臣!”
说到这里,天子刘洵长叹一声,说道:“算了,不想了!大司马大将军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