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为民服务

“这些事情不方便对他明说”“其实没有必要告诉他这些”。

“通武侯无需挂怀”,王贲答道。对此秦长青摇了摇头说道,“并非有意,确实也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而已,并无针对之意。” 秦继而解释赵高为人并不简单,借助君主宠信做了不少违法事。铲除实则亦算是为民服务。不过如今事件结束讨论无疑徒增烦恼。

王贲表示认同秦的观点。

秦续说道:“适逢通武侯问我缘由,因您正是陛下最信任之人所以信任有加”。 事实确实可以转禀君主。 然,陛下自尊强不容许异议。 甚至……

我本人实际上不认君上错误,不过求速成效过急了。如今新政弊端初现端倪加之旧制仍余影响力造成现今困顿。原本我认为需要稳定民心方能安世;然近思此观点或许失妥了。

人们非常实际,

“陛下虽然创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制度,但可惜的是缺少足够合格的官员,尤其是陛下对待开国功臣过于宽厚,未对他们进行有效约束,无论是先前的黄景修,还是现在的赵高,如非我揭发,恐怕他们还会继续无事般留在朝堂任职。”tefu.org 柠檬小说网

“我很清楚,开国功臣们确实为大秦做出了诸多贡献,然而世易时移,现今许多官员已经成为了反秦的主要力量。表面上,他们处理政务勤乎勤勤恳恳,实质上为了自已的私利,争斗不断,这样的官员怎能管理好国家呢?”

“当我还未恢复身份时,我已经向父皇提出了建议——更换一批新的官员。”

“可是从现在的状况来看,大秦做得远远不够!远远不够!当前朝局已难以通过短期内更换官员得到改变。”

“眼下要想革新朝堂官员已不现实,但我坚信这些官员迟早要被全体替换,唯有这样,朝廷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摆脱当前的暮气沉沉之态。但因为赵高的事情,我现在并未得到陛下的赏识,短时难以直接上书,因此希望通武侯能代劳此事。”

“自然,我并不是硬性要求通武侯立即采取行动。”

“大秦目前的官吏结构尚不完善,并未形成合理的阶梯制官员培养体系。若匆忙裁减官员,则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填补空缺。”

“我计划由通武侯代为上书,提出完善秦国的官吏培养体系。”

“我希望在卫地新设立一所学院来吸引天下人才,并对其进行筛选,挑选合适的人才任命到各地。”

“不知通武侯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秦长青的目光转向王贲。

此时的王贲一脸严肃。

他完全没有料到秦长青有着如此深远的打算——建立学宫,并选址在卫地。一旦建成,这些被招揽的贤士无疑都会成为秦长青的门客。

很明显,陛下不会轻易接受这样的提议。不久前陛下还解散了博士学宫,而现在秦长青却提出重新建立,虽不在秦国境内,但在陛下看来依然是违逆旨意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太大了。即使他深受陛下信任,也难以贸然提及。

于是王贲苦笑了一声:“十公子的要求,在下恐怕难以做到。”

“请问公子,为什么要重建学宫?”

秦长青站在原处,淡定地说:“我刚才已说明白,大秦面临的诸多问题根源就在于思想不够统一。废黜百家、独尊法家不可行,专崇儒家、墨家、道家也会带来纷争与 ** 。因此唯有采取中间路线,综合各家学派的思想优势才能实现兼容。”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同时还需要确保所吸纳之人都能够认同这条道路。只有通过仔细选拔人才,确保国家的发展方向明确稳定,最终才能达到思想的统一。”

“这件事极其复杂。”

“父皇必定会拒绝。然而鉴于对秦国稳定的必要性,我也只能无奈而行。”

“不过我没有强加之意。如通武侯不愿帮忙,那这些话权当是随意聊聊。”

秦长青表现得非常坦然。既然自已都不敢直接向始皇提及此事,怎么可以指望王贲为其开口呢?他其实只是希望借助王贲间接地将自已的意图传达给始皇。而如果此事被公开,则可能在朝廷引起巨动 ** 。

思考了一阵后,他决定了今天的计划。王贲表示需要再仔细考虑考虑。

秦长青微笑着说:“通武侯不必为此忧虑,这是我自已强加的。通武侯如果不愿意也情有可原,但是我有个小小要求。”

王贲随即回答:“公子说吧。”

秦长青回头注视着他,脸色凝重:“那就是——请你保命,活的越长久越好。”

面对此番话语,王贲不禁愕然,仿佛未能完全理解其中之意。“请容臣明言,我未能领会您所说的含义。”

秦长青认真地看着王贲,语气坚定:“我的意思是——请保重你自已,并尽可能活得长久些。我相信您早已料到了我的到访,并或许预料我会施压于王家或试图结纳,但从始至终,您都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物,因为我坚信:一个活着且在场的您,远胜过一名离世的将领。因为大秦依然亟待您这样的忠臣保驾护航,”秦长青的话语缓缓而真诚。

对大多数人来说,王贲是大秦的一个不确定因素。他还活着的话,很多事情将会受到影响,就连始皇的决策以及朝廷的局面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若是换作其他人,肯定希望能够尽早看到王贲"离开"。

如果王贲一旦离世,

大秦就不会再有什么变数。

一切又将回到最初的平静之中。

胡亥将失去倚仗,秦长青能够稳定地壮大势力,不断扩展优势,而扶苏则可以全力以赴,在北方争取更多人心的支持。朝中的大臣也不必因王贲在场而不时揣测乃至担心,始皇更能无后顾之忧地独断朝政。

从某种角度来看,只有失去活力或沉睡不醒的王贲才不会带来什么麻烦。

于是当听到秦长青所说的话之后,王贲显得十分惊讶。

他皱了皱眉头说道:

“老臣的身体早已日渐虚弱,现在也只是勉强撑着,命悬一线而已。我究竟能撑多久早就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了。况且臣已经多年未涉足朝廷事务了,当今朝里英才辈出,为何还指望一个老人的扶持?凭老臣现在的身体情况,怎么可能再去重归朝堂呢?"

"老臣愚钝,不懂公子的意思所在。"

“望您能解释一番。”

秦长青淡淡地道:

“我会不知通武侯您的身体状况吗?”

“但我现在所说的一切皆出于真情。”

“的确有个人的考量在里面。”

“近日我才深刻地明白根基的重要性。”

"正因为忠诚的老秦人紧密团结,秦国才能够统一六国。正是因为这群人始终捍卫国土,秦国才能够御敌千里之外;正是他们上下一心,使得国家能够稳固民心。而现在,这群曾经保卫家园的壮士们已经被分派到了各地——他们有的被送往了岭南,北海,有的去了淮北或淮南,更有的已经到了辽东。可以说,老秦人早就在各地散落了。 "

“如果连根本都不能维系, 国家如何得以安泰?”

“我们的国策就是农业战争两方面发展。”

“然而尽管战况看上去平静了下来,但这帮忠臣勇士还未完全回归家园。假若世界是真正的和平与安宁,国政无任何麻烦的话, 秦朝确能继续稳固其政权,可当下局势复杂且六国旧臣蠢蠢欲动, 力求复兴,企图夺回曾经的权力领土。 "

“以历史的经验来看, 这场复兴的风暴将再度来临。”

“但是那时, 还有多少老秦人会选择为了他们的国继续战斗呢?”

“王贲你在朝廷、在关中、在军队中极具有威信,如果一旦天下局势出现动荡,你现身安抚, 必能提振士气, 增强军队内部的凝聚力,确保我大秦基业不会丧失。”

"另外, 既然我秦国已然觉察到了根子上的一些问题,必定会对这些不利影响作出弥补措施。不过这个调整阶段肯定会伴随着种种不适,有你在场就能平息这些反对声音,使这个过程尽可能平顺地完成."

“这才是王贲对于我国最大的价值!”

"还有一点。”

“我的确怀有一些私心,王贲你对于军中和官场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可能影响朝廷走向。我对目前朝廷形势不太满意,或许以后还得麻烦侯爷帮忙清理朝廷中不适宜的人选。”

“不论是从公还是从私的角度,我都真心期待侯爷能够活下去。”

"我们秦国建国实属艰辛。如今那些功勋的朝中长辈一个个离世, 随着我父亲身边的帮手越来越少, 而如果侯爷仍然健在的话, 可让父皇有所宽慰。"

秦长青嘴角扬起微笑。

看着眼前的王贲深邃的眼中满是触动,拱着手说:"感谢公子的坦诚告知。我这躺在床上不起作用的人哪有公子您信任的资历,老臣..."

“我真是惭愧至极。”

秦长青微微笑了笑:“通武侯不必过分客套,王氏家族对我大秦国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