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余晖洒落在大明宫,宫殿上的琉璃瓦流光溢彩,争奇斗艳。
然而,从小在大明宫长大的李贤和太平公主对这样的美景早已经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他们俩刚刚溜进紫宸门,就见有内侍侍立在一旁。
“雍王殿下,公主殿下,陛下有吩咐,让两位殿下回宫即刻前往紫宸殿。”
李贤和太平公主听了脸色都没什么变化,这么晚才回宫能瞒得过父皇和母后才怪呢。
两人回宫的路上其实就已经有了这种觉悟。
踏入紫宸殿,李贤立即见礼:“拜见父皇,拜见母后。”
太平公主没有见礼,而是提着裙摆迈着轻盈的步伐跑向父皇,脸上露出了小女孩娇憨的笑容。
“父皇,母后,女儿回来啦!”
被女儿撒娇的晃了两下胳膊,李治的脸就绷不下去了,宠溺的责备道:“你还记得回宫啊?还有,要出宫为什么不告诉父皇?父皇也好派侍卫跟着你!”
太平公主娇笑道:“有六哥保护我啊,六哥的侍卫都好厉害的,特别能打!”
武媚娘问道:“你偷偷出宫去哪儿了?”
去找林景听戏去了!
还没等李贤回答,太平公主就已经抢着回答道:“去乐游原了!父皇、母后,乐游原好美啊,而且特别的热闹,游人如织!”
怎么会想到去乐游原?
李治和武媚娘都感到很纳闷。
“六郎的侍卫怎么厉害了?”
太平公主挥舞着小拳头比划着:“三两下就把好几倍的宰相府的家丁打倒在地!”
武媚娘听了不由挑眉,看向李贤沉声问道:“嗯?怎么回事?”
李贤连忙解释道:“弘文馆校书郎林景在乐游原摆了个戏台,宰相崔知温之子崔鄂之带着家丁非常骄横的驱赶人群,还扬言要拆了戏台,十分跋扈不说,还对妹妹出言不逊。”
“儿臣十分不忿,就命侍卫去教训他。不过只打了他的家丁,他及时赔礼道歉,我就只是训斥了他一顿。”
李治听了倒是不怎么在意,不过是打了宰相的家丁而已,根本就不算什么事。
就算真的将宰相之子打了,也没什么,毕竟是宰相之子嚣张跋扈在先,难道崔知温还敢来讨个公道?
李治关切的看着女儿,嘱咐道:“看到没有,以后出门还是要多带侍卫,不然万一遇见不长眼的岂不是吃了亏?”
太平公主连连点头:“嗯嗯,父皇放心,我以后出宫肯定会多带侍卫的!”
所谓知女莫若母,听说林景在乐游原摆了戏台的时候,武媚娘就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真相,她才不相信女儿去乐游原遇到林景纯属巧合。
武媚娘笑道:“你一个未开府的公主,哪呢总是出宫游玩?成何体统?”
太平公主一听不开心的撅起了嘴。
见到父皇和母后都没有怪罪,李贤心里长松了一口气,连忙道:“父皇、母后,儿臣久闻林景的诗才,今天得见,发现他果然才华横溢,儿臣府中还缺一个王府文学,父皇,儿臣想让林景做儿臣的王府文学。”
想让林景做王府文学?
怎么说呢,儿子还挺识货的。
李治摇头道:“林景颇有才学,做你的王府文学大材小用,他初入官场,又年轻,朕让磨砺他两年,另有重用!”
李贤听了心里很是诧异,不过是个小小校书郎而已,没想到父皇竟然如此重视他。
李贤连忙道:“那不如让他来儿臣的王府磨砺两年,儿臣也好多向他请教诗文。”
这小子不会知道了林景的真正身份吧?
李治一边在心里嘀咕,一边果断的摇头道:“去你那王府有什么好磨砺的,此事不可!”
在此之前,李贤怎么也没想到父皇会拒绝,林景再有才学也不过是个年轻的校书郎而已,去他府上做几年王府文学有何不可?
他牛逼都已经吹出去了,结果父皇竟然不同意!
李贤不甘心的恳求道:“父皇,哪怕就做一年半载也行啊!”
太平公主在旁听了心里的滋味有些复杂,很骄傲很高兴又觉得失望。
高兴是因为父皇看重林景的才学,她也因此觉得自豪。
遗憾是因为林景做不了王府文学,那她以后和林景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不过,林景还那么年轻,就算做个一年半载的王府文学,也不影响他的前程啊。
想到这里,太平公主连忙道:“父皇,您就答应六哥吧,就让林景做王府文学,哪怕半年也行啊!”
即便是宠溺女儿,但是李治仍然没有松口,断然道:“此事不可,勿复多言。”
李贤一听顿时傻眼了,竟然连妹妹的求情都不好使?
这实在是太让人费解了!
林景不过是有几分诗才而已,之前他的王府文学王勃同样文采斐然。
有文采并不意味着就有治国之才,而林景年纪轻轻能展现出什么治国才能?
如果只是因为文采,他很确定父皇不会不同意让林景做他的王府文学。
所以,一定有蹊跷!
是跟妹妹的流言有关,还是林景有什么特殊之处?
武媚娘笑问道:“没想到林景竟然在乐游原搭戏台,倒是个好地方,反响如何?”
太平公主绘声绘色的描述起来:“反响特别的好,看的人可多了,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而且他们都在骂崔鄂之和清河崔氏呢!”
“父皇,母后,原来陷害林景的人就是崔知温之子崔鄂之啊,亏他还是世家子弟呢,竟然如此无耻!”
“为什么不将他抓起来?”
武媚娘笑道:“他毕竟是世家子弟,若没有确凿的证据,怎能抓人?”
太平公主听了嘟嘴道:“难道就这样放过他?那也太便宜他了!”
武媚娘笑道:“那你也太小看林景了,等过几天你再看看。”
李贤听了不由在心里思索,看来父皇和母后果然知道林景写这出戏就是为了败坏清河崔氏的名声。
怪不得父皇和母后没有责怪,他今天出手阻止崔鄂之是对的。
不过,这涉及到清河崔氏的名声,崔知温只怕不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