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雄鹰和云雀,嘉靖帝的手腕

宣府是九边重镇之一,是大明重点打造的北方防线的重要节点。

九边防线建立后,需要大量驻军戍守,每年光是军饷粮草就令大明不堪重负,而每年九边城墙的修缮费,更是令户部上下焦头烂额。

可以这么说,大明的国力就是这么被九边一点点的吸干了。

三万贯听着似乎不多,可对于九边来说就是许多将士的卖命钱。

而三万贯对于捉襟见肘的户部而言,就是一笔巨款。

所以当帝王怒火突然勃发时,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谁干的?

三万贯,好大的胆子!

兵部尚书王以旂看了蒋庆之一眼,微微摇头,示意自己绝壁没有掺合。

那就好……蒋庆之好不容易在兵部扎下根,若是老王被牵累下台,他前期就算是白忙活了。

“贪鄙!”

“都该诛九族的蠢货!”

帝王怒火发作的快,去的也快。

此事要派人去督察,否则必然会不了了之。

五军都督府有人出班,主动请缨。

嘉靖帝冷笑,“你这是想去作甚?为他们遮掩?”

“臣不敢!”

主动请缨的将领跪下,蒋庆之从后面看去,汗水从这厮的后颈那里蜿蜒往下流淌,脊背那里想必都湿透了。

和道爷玩心眼,这人玩完了。

“来人!”

“陛下!”

陆炳被杖责,但东厂还在。

东厂提督芮景贤跪下。

“拿下询问!”嘉靖帝冷冷的道:“东厂的人抄家,朕要看看他的家产几何,以至于敢主动为人遮掩。”

那人瞬间瘫软,“陛下饶命!”

侍卫把此人拖出去,嘉靖帝神色恢复了平静,仿佛方才一切都没发生过。

“此事……”

嘉靖帝目光转动,“长威伯。”

艹!

蒋庆之出班,“陛下。”

“你对北边熟悉些,你去一趟,查清此事。”

“是。”

嘉靖帝摆摆手,“长威伯留下,其余的……各自回去。”

众人告退。

等人都走后,嘉靖帝起身走下台阶。

“随朕走走。”

君臣走出大殿,看着前方群臣缓缓而行。

而陆炳正趴在长凳上,大概是在缓和杖责的痛楚。

见到嘉靖帝和蒋庆之出来,陆炳一个翻身,瞬间跪下。

而且一言不发。

这是个聪明人,知晓越是为自己辩解,道爷越是看不起。

索性干脆不说话,学严嵩严大爷,陛下,臣就是您养的一条狗,您说往东,臣绝不往西。

嘉靖帝冷冷看着奶兄弟,“莫要辜负朕的信重。”

“是。”

这是一次警告,看着陆炳告退,嘉靖帝负手问道:“你对太子先前的举动如何看?”

“陛下,此事臣……”

这事儿蒋庆之不好评价。

“说吧!”嘉靖帝的声音变得有些萧瑟。

蒋庆之看着他鬓角的斑白,心想这个皇帝做的有意思吗?

“太子机敏。”

就在陈安弹劾蒋庆之的消息传到东宫不久,太子就反应过来了,知晓陈安是根墙头草,弄不好就是个两面派。

“继续。”

嘉靖帝淡淡的道:“今日不论君臣,只论亲情。说说你这位表叔对他的看法。”

啧!

上次蒋庆之用亲情来坑了崔元一把,没想到今日被道爷还施己身。

他斟酌了一下用词,可转瞬想到太子在历史上的命运,便叹道:“这孩子有些执拗,自己把自己困在一个小圈子里,坐井观天。且思虑太重……”

蒋庆之突然一个激灵。

是啊!

历史上太子临去前都还神志清醒,是什么毛病让他如此年少就匆促离世?

蒋庆之压下这些念头,说道:“太子有些偏激,也有些孤傲。这个年纪的孩子身居高处,俯瞰众生。时日久了把持不住,便会觉着众生如蝼蚁。如此,便会看不起他人……”

“怎么不说了?”

嘉靖帝问道。

“您知道的。”蒋庆之叹息,“弄到最后,除去身边一干倚仗他的人之外,活生生把自己弄成了孤家寡人。反过来他又觉着世人皆是瞎子,不知自己的好处……”

这是个恶性循环。

“孤家寡人吗?”

嘉靖帝叹息,蒋庆之看到了他眸子里的萧索之意。

道爷和天下士大夫闹崩后,实际上也是一个孤家寡人。

可太子才十三岁,就走了他的老路。

“去吧!”嘉靖帝摆摆手,“对了,老三那瓜娃子最近闹腾的厉害,不安生,你带着他一起去。”

“是,臣告退。”

蒋庆之告退。

他此刻满脑子都是先前的朝堂争执。

嘉靖帝先是做出要收拾崔元的姿态,就在崔元胆战心惊之际,却突然把怒火转向陆炳,当朝呵斥自己的奶兄弟,并杖责。

崔元此刻定然是死里逃生般的欢喜,而对陆炳的遭遇,老崔肯定是幸灾乐祸。

而为崔元背锅的陆炳会如何?

陆炳此人好面子,第一次被奶哥当朝呵斥,并当着朝臣杖责,这份羞辱相信能让陆炳记恨崔元许久。

一个幸灾乐祸,一个怒不可遏……

严嵩能用什么来劝和?

共同的对手!

可共同的对手蒋庆之去了宣府。

看,严党的死对头都走了。

大伙儿还等什么?

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啊!

早上因为马崇德而起的一个小冲突,和远在宣府的军饷贪腐事件,就这么被道爷随手连在一起,让崔元和陆炳二人成功反目。

这手段,堪称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若非蒋庆之在后世看过关于道爷的书,知晓道爷的秉性,估摸着此刻也无法察觉。

蒋庆之回身看了一眼。

宫殿前,道爷孤零零的站在那里,似乎在看着他。

但似乎是在看着虚空。

黄锦过来禀告,“陛下,太子那边有人和严世蕃通气,商议处置陈安。”

“量,小了。”嘉靖帝似乎忘记了自己睚眦必报的性子,“他求了朕处置陈安,为何又去和严世蕃商议?”

黄锦低头。

“他这是不想和严嵩等人反目。”嘉靖帝淡淡的道:“瓜娃子,朕的强硬没学到半分,倒是学会了辗转腾挪。”

辗转腾挪的是臣子,而帝王要做的是居高临下,俯瞰臣子。

……

裕王得知要跟着表叔去宣府,兴奋不已。

景王却去请见卢靖妃。

“东宫那边最近有些不安,有些小手段陛下就当没看到,不过必然会有些应对,这不是针对谁。

老四,别翻白眼。你父皇的手段你等不知,他若是要对付谁,那人难逃一劫。他如今让裕王跟着你表叔去宣府,便是一次无声的告诫。”

卢靖妃为儿子整理着衣裳,转到了前面,赞道:“我儿果然英气勃勃。”

景王冷笑,“太子被身边人撺掇敌视表叔,如今后悔了,却又羞于回头,左右为难之下,难免进退失据……”

卢靖妃定定看着他,“你倒是学聪明了。不过你要知晓,你父皇与天下士大夫为敌,而太子身边是什么人?便是士大夫。”

“我知道,表叔对士大夫也颇不以为然,被那些人视为敌人。太子身边那些人定然也在蛊惑他。”

“太子是悔了,可他若是和身边人翻脸,谁来支持他?”卢靖妃想到了那个看似彬彬有礼,实则郁郁寡欢的太子,“他是太子,从小就和那些所谓的才子大儒学,在那些人不断潜移默化之下,太子对士大夫们的态度自然与你父皇不同。如此,对士大夫的敌人,他天然就带着敌意,明白吗?”

“那父皇能忍?”景王觉得自家老爹从来都不是一个能忍的人。

“哎!”卢靖妃坐下,接过陈燕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放下茶杯,说道:“你父皇为何隐入西苑?果真皇宫中不能待了?就算是有前人留下的钉子,尽数换了就是。”

景王一怔,“您是说……”

“左顺门事件中,你父皇杖责百余官员,震动天下。随后与他们斗了数十年。当年宫变后,你父皇不说更换宫中人,而是隐入西苑,这不是害怕,而是姿态。”

景王不解。

“你毕竟年少,阅历少了。”卢靖妃说道:“你父皇做出隐入西苑的姿态后,士大夫们欢欣雀跃,随后君臣之间的矛盾便缓和至今。明白了吗?”

“父皇在示弱。”景王明白了,“父皇用示弱来换取君臣妥协,暂且联手治国。”

“对,这是顾全大局。而太子那里,你父皇左右为难,若是让太子远离士大夫,你觉着可能吗?”

“不能,所谓士大夫,便是儒家,是豪强,是读书人……遍地都是。除非太子……”

景王突然眸子一缩。

卢靖妃笑了笑,竟然是有些得意,“可你与裕王却不同,前面是学了儒学,后面却机缘巧合跟着你表叔学了些别的,远离了那些士大夫。而太子可没有这个际遇。不,有,不过他却不屑一顾。”

景王的呼吸一紧。

老爹是士大夫的死敌,太子是士大夫的朋友。而他和裕王却是蒋庆之的弟子。

看到儿子眼中迸发出了异彩,卢靖妃告诫道:“你表叔大才,你万万不可生出利用的心思。记住,别以为你表叔比你大不了几岁,就生出别的心思,一日为师……”

“我知。”景王慎重点头,“我不知别人会如何想,但跟着表叔学了这些时日,我觉着表叔之才比之东宫那些所谓的大才,宛若雄鹰与云雀。一个翱翔云端,一个在枝头呱噪。”

……

东宫。

书房里,太子看着墙壁上的生母王贵妃的画像轻声道:

“娘,其实我真的悔了。”

他轻轻抚摸着画像,“可我是太子,一国储君,未来的帝王。岂能向臣子低头?”

画像上的王贵妃嘴角翘起,在春光里,和枝头的云雀一起微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