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巧所说的补习班,开设在县里一处老式居民楼的角落,她们到时,一间小小的居民房内挤满了人,粗略扫一眼,估摸足有三四十人,俱都十分认真地听上面人讲课。
没敢贸然打扰,陈巧巧带着人从后面穿过来,联系到后面的一位女生。
“学姐。”
“嗯,巧巧啊,你怎么来了。”学姐名李可,态度很是热情。
“学姐,这是我高中同学,陈恬恬,来问问补习班的事情。”
顿时,学姐态度更好,当即细细介绍起来,”我们这补习班刚开了一周,一个月三十块钱,你们也别嫌贵,这课从早上一直上到晚上,我们也不容易。”
“价钱不是问题,主要这课程怎么上,劳烦你给我讲讲。”阮柔主动站出来询问。
“这课从早8点到晚8点,除去中午和晚上各一个小时休息,足足十小时都在上课。”李可耐心解释,“因为大家的学习进度不一样,白天主要是对着高中课本复习,晚上则是布置习题,老师现场解答。”
阮柔心道还挺专业,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请问,上课的老师都是什么人呐?”
提起授课老师,李可信心满满,“加我一起一共三个老师,我是教语文的,还有两位一起教数学和政治,这三位其中一位是老届的大学生,我还有另外一位都是正经高中生,你要不放心,前面正在上课,你可以先过去听一节再说。”
老届大学生,说的便是文阁前毕业的大学生,而非推荐的工农兵大学,严格轮起来,后者别说比前者,就连正经高中生都不一定比得上。
师资力量可以放心,其他方面倒不太重要,唯一需要安心的就是在县上的吃住问题。
阮柔有些苦恼,阮家在村里,早上来县里坐牛车就行,可晚上八点下课,那时回村就没车了,走路回去耗时太长不说,安全都是个大问题。
不过当着陈巧巧的面,阮柔没有提出来,方才陈家的住房状况她也看见了,实在紧张,她提出来也是为难人。
还是回家跟家人商量,看能不能暂时来县里租个房子住,只是这样一来,又是一项花销,对家里负担实在太大。
暂时放下这个问题,阮柔跟陈巧巧去前面试听了一节课。
听完后,阮柔当即决定报班,跟李可学姐约定好,明天就来交钱正式上课。
从居民楼出来,陈巧巧反倒有些羡慕,“课听着还真不错。”
阮柔闻言,问道,“你要不要一起报个班?”
陈巧巧摇摇头,”不用了,我买那么多资料已经花了不少钱,自己在家复习就行了。”
阮柔便没有再多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陈家的情况她不清楚,贸然相劝指不定会引起矛盾,不过,以后她复习的时候可以跟陈巧巧多交流,两个人一起进步。
——-
和陈巧巧告别后,返程的路上,阮柔在包子铺前停留了片刻,到底什么都没买。
花一毛钱坐牛车回到村里,刚进村,就遇见了昨天穿来第一眼见到的男人,也就是原主此刻的对象,方凯。
“恬恬,一天没看见你,去城里了吗?”边说,那眼神还不住往她手中瞅,想看看有没有买什么东西。
“嗯。”这事儿瞒不住,阮柔索性没想瞒。
什么东西都没看见,方凯忍不住失望,想起自己的目的,旋即扬起笑脸,“怎么没喊我一起,我还想着去县里书店找找资料呢。”
这么说着,心里忍不住埋怨,大队长果然偏心,自己女儿就可以随意去镇上,而他们这些知青却必须要开介绍信,面上却丝毫不露。
阮柔假做没听出来他的意思,道,“最近地里正忙,就没喊你。”
方凯听了更是不忿,他自诩是要参加高考的高材生,如今怎能还被困在田地之间,做农夫的活计。
然而,志气再远大,也挡不住人要吃饭这一铁律,知青里有那家里条件好的,靠着家里寄来的粮食过活,在听说高考消息后就不再上工,安心复习。
而他虽然贵为申城人,架不住家中人口众多,五兄弟姐妹,上面两个哥哥分别继承了父母的工作,得以留在城里,如今孩子都有了几个,姐妹则是找城里人嫁了,最后就落得他一个无奈下城。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方凯自下乡后就一直埋怨爸妈处事不公,加之爸妈失了工作,没能施以接济,故而,方凯还得靠自己下地挣公分,还是在跟村支书家闺女在一起后,日子才稍微好过了些许。
想到这里,方凯眼神柔和些许,“恬恬,我俩的事情你跟家里说过了吗?”
被纠缠得不耐烦,阮柔只想尽快断了这一桩孽缘、安生复习,故而,回答的很是不客气,“说了,我爸妈不同意。”
方凯有些心虚,说出口的话更是带着几分讨好,“恬恬,你也知道,马上就要高考,我哪里有成亲的心思,更何况,我爸妈都在申城,一时半会儿过不来。
“那就不办婚礼,先把结婚证领了。”
“啊,怎么突然提起结婚证来了?”
“我爸妈说城里人结婚必须要结婚证,你先前莫不是都在骗我。”
“怎么可能,”方凯顿时磕磕巴巴起来,“不都说入乡随俗,在村里当然就要跟村里的习俗走。”
“反正我爸妈说要领结婚证,能领咱俩就继续处,不领就一拍两散。”
“他们怎么能这样?”脑瓜子疯狂乱转,却依旧没想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他只能口出恶言。
“你要是不愿意,咱俩就散了,你去考你的高考,我继续做我的乡下丫头。”阮柔抛下结论,施施然离开。
而她的身后,方凯迟疑着想要跟上去,脚步却始终没挪动半分。
良久,他的嘴角露出一抹讽刺的笑,结婚证,怎么可能,他一个申城人,好容易有了回城的机会,怎么会让自己被乡下丫头缠上。
另一厢,阮柔到家,烧了一锅水,随后循着原主的记忆,熟门熟路找到自留地摘菜,然后回家生火做饭。
等到厨房逐渐飘散出饭菜的香味,终于下工的阮家人,拖着疲惫的脚步归来。
饭桌上,不可避免问起今天打听到的消息。
阮父边啃着粗粮馍馍,边道,“公社说了,只要有初中学历都能去参加高考。”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阮大力,作为视线的中心,阮大力挠挠头,颇为惊奇地问,“你们不会以为我有参加高考的本事吧。”
一刹那,视线被收回去,阮父依旧继续,“恬恬,等报名的时间你正常去就行,现在先好好复习。”
提前复习,阮柔顺势提起今天的经历,“爸妈,我毕业两年,很多知识点都落下了,今天我去县里书店,都没能找到资料。”
“那可怎么办?”阮母急了,“当家的,你可得帮闺女想想办法。”
“唔,我想想。”阮父皱眉苦思,而阮柔则提到了那个补习班,“三十块钱,补习一个月。”
“三十?”阮母又是一声惊呼,倒不是家里拿不出来,事实上,如今阮家四个劳力,没有一个吃闲饭的,这几年家里可是攒了不少钱,但在阮母计算里,这些钱都有各自的用处。
譬如儿子已经二十,该请媒婆相看,置办彩礼装修新房,又譬如女儿也该寻个好人家,嫁妆又是一笔负担。
总而言之,阮家依旧是一分钱财都要掰成两半花的节俭。
阮父却不怎么在意银钱,只问道,“那补习班怎么样,真有用?”
“嗯。”阮柔重重点头,“下午我试着听了半天数学课,讲的不比学校里老师差。”
“那就去。”立刻,阮父拍板定下,“红梅,你去拿五十块钱。”
阮母倒没有不乐意,只是考虑的更多,“补习班在县里吧,恬恬你到时候怎么来回?”
阮父本就皱起的眉头更加高耸,晚上靠一双脚走,起码得走一个半小时,耽误时间不说,还不安全。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在县里借住,只是,阮家就是个地道的乡下人家,压根没什么城里亲戚,这会儿又能去哪儿接住?
“我想着,在县里租住一个月。”阮柔将自己的打算说出,立即遭到了阮父阮母的拒绝。
“你一个姑娘家,又要成天学习,租房子住怎么行?”
最后还是阮母出了主意,“我娘家一个侄女嫁到了县里,我明儿去问问。”
“嗯,咱们也不白住,多带点粮食,别看住一个月,里里外外费事的可不少。”
“这我还能不知道?”阮母嗔他一眼,旋即自己掂量着要送的礼。
她说的那侄女,是嫁到县里做后妈的,那男的是一个小厂里的科长,家里三室一厅,正巧空了一间房,她能知道,还是那侄女回来炫耀时说的,如今可不派上用场了。
第二天,阮柔没能去县里,阮父吩咐,她既然要歇息,就把队上养猪的活计交出来,别凭空占着,惹人闲话。
对此,阮母还颇为不舍,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活,交出去容易,等以后要回来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