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印刷术!六国闹饥荒饿死无数,秦国红薯喂猪!

【秦昭襄王令人挖了一个红薯,擦去了表面的泥土,剥了皮,尝了一口,发现味道还不错,又甜又清脆,吃了还有很强的饱腹感。】

【秦昭襄王还令人煮来吃,发现味道也是极好,吃了几个便可拥有很大的力气干活。】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倘若这红薯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的话,那秦国所有人都可以吃的上饱饭了。】

【而且军中粮草也不愁了。】

【嬴政告诉秦昭襄王,即便是遇到大旱的年份,这红薯产量虽然会减产,但亩产至少也会有二三十石,完全够秦国子民享用。】

【秦昭襄王大喜过望,给予了嬴政诸多赏赐,同时任命嬴政去将种植红薯的事情,推广到全国去。】

历朝历代看到这里,所有人都感觉到无比的震惊,没想到嬴政真的能够做到亩产千石以上,也就是亩产万斤!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直接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球,所有人都惊讶无比。

直接震碎了所有人的认知和三观。

“原来红薯真的能够亩产万斤!原来这是真实存在的!”

“嬴政也太神奇了!我很想知道他这个红薯是从哪里弄来的?为什么感觉要比其他的红薯产量高很多啊!”

原大秦世界。

咸阳宫。

“希望能够找到这红薯,解决大秦的粮食问题。”

嬴政高兴坏了。

没想到在另外一个世界的自己,真的种出了亩产一千多石的红薯,而且是一千五百多石的红薯啊!

这种植一幕,就抵挡上种植百亩稻米,若是全国都在种植红薯的话,那么大秦子民将永远不会挨饿了。

即便是有大旱的时候,也不会挨饿。

有了这么多的粮食,大秦的人口就会增长更多,也可以有粮草去攻打匈奴了。

匈奴乃是嬴政心头之恨,若是能够去除,那必将再无大患,可保大秦万世永昌。

上郡。

“没想到在另外一个世界的父皇竟然种出了如此高产的红薯,真是天下大幸啊!”

扶苏高兴坏了,他也派人去寻找这红薯了。

扶苏曾记得大秦以前闹饥荒时,宫内上下全部都节衣缩食,他的父皇更是饿瘦了不少。

一日一餐,看的扶苏心疼不已。

如今只要找到了天幕之中那红薯,那就一定能够永远地解决大秦闹饥荒的问题,再也不怕干旱了。

秦朝各地的黔首,已经听到了始皇嬴政的下达的文件,只要谁能够找到红薯,就可以升官发财。

看来他们的皇帝已经非常重视这个红薯了。

天下的黔首都十分高兴。

他们都很期待大秦能够找到这红薯,加以种植一定能够解决大秦的粮食问题。

红薯能够亩产上百石的事情,对于秦朝各地黔首无疑是最开心的事情。

但是对于六国旧贵族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们痛恨另外一个世界的嬴政,痛恨到了顶点。

唯一让他们庆幸的是,虽然嬴政已经下令去找红薯了,但是好像这红薯并不生长在大秦的疆土上。

兴许只有在蛮夷之邦才会有。

他们只能祈祷秦皇最好不要找到红薯。

……

东汉末世界。

曹操看到天幕之中的红薯竟然能够拥有如此高产,可达上千石。

可把他羡慕坏了。

只可惜他下令让人去找红薯,却并没有找到红薯。

连个红薯叶都没有看到。

难道这红薯生长在蛮夷之邦?

曹操并没有放弃,他派出了专门的人,去玩蛮夷之邦,哪怕是漂洋过海,也要将这红薯找到。

只要找到这红薯,那绝对是功在千秋万代的事情。

……

唐朝世界。

武则天派出一些寻找红薯的官员,带回来了一些消息。

“什么?在我们的国土之内并未发现红薯?”

武则天有些惊讶,不过也能理解。

如果这红薯在本国之内有的话,官方怎么可能不会发现?早就可以推广到全国了。

武则天觉得只有在本国之外的那些蛮夷之邦才会有。

后来,一些官员通过来到大唐求学的一些蛮夷口中得知了,这红薯可能存在的地方。

于是武则天派来一些船只准备漂洋过海去寻找这红薯。

……

不只是秦朝、东汉、唐朝,乃至于许多朝代的君王都派出了大量的人去寻找着红薯。

许多人都发现在他们的国土之内是并不存在这红薯的,他们都把目光放在了蛮夷之邦。

甚至有些朝代已经通过一些其他国家的商贩,发现了红薯的蛛丝马迹。

已经准备漂洋过海去寻找红薯了。

所有的君王都知道,只要找到这红薯,那么绝对能够使得本国的粮食产量提升一大截。

而且这红薯从天幕之中的味道看起来还不错,不管是生吃,还是煮着吃,味道都很香甜。

【因为嬴政有着独特的种植技术,所以嬴政便将这些技术书写在书本上,以便于推广到全国去。】

【由于需要的书比较多,嬴政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所谓雕版印刷术:把木材分解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

【木板雕好以后,即可印书。印书时,先用蘸了墨的刷子,在雕好的板上刷墨。】

【然后把自纸复在板上,另用一把干的刷子在纸背上轻刷,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

【所谓活字印刷术: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

【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

【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涂抹墨水,便可进行印刷。】

【嬴政将写好的书本通过印刷术印刷了成千上万本。】

【并且将这些书本都发放到各个县,各个乡,并让那些识字的文人去帮助黔首传授这些种植方法。】

【秦昭襄王七十五岁时,秦国各个地方已经种满了红薯。】

轰!!!

这一幕幕景象,犹如山崩海啸一般瞬间席卷了历朝历代,令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吃惊万分。

所有人都惊讶不已,没有想到在战国末年的秦国竟然发明了印刷术,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所有人都震撼不已。

这简直太难以相信了。

原秦朝世界。

“印刷术?!”

嬴政惊讶不已,没有想到另外一个世界的自己,竟然懂得如此先进的办法,会这印刷术。

要知道即便是学到了造纸术之后,秦朝也用上了纸张,但是想要复制一本书的话,那就必须要动手誊抄。

所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巨大,而且效率还不高。

无法有效地传播农书和医学等对国家有用的书籍。

若是能够将这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应用到秦朝,那绝对让秦朝更多人可以学习到农、医等方面的书籍。

嬴政开口道:

“汝等还不快速速将此法给记录下来!”

“诺!”

满朝文武百官迅速将这些印刷术给记录了下来。

……

汉朝世界。

“印刷术?没想到始皇嬴政这么厉害,竟然把印刷术都给发明了,这印刷术问世,直接甩开其他六国十几条街啊!”

刘彻是越来越佩服嬴政了。

若是他们这个世界有天幕之中那个嬴政在的话,恐怕这天下还得是秦朝的。

……

唐朝世界。

“雕版印刷术?!我们千辛万苦,花费了无数力气改良过的雕版印刷术,居然在战国末年的秦朝就有了!”

唐玄宗万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雕版印刷术竟然在战国末年的秦国就有了。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而且,嬴政不只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还发明了貌似更为先进的活字印刷术。

这让唐玄宗敬佩不已。

唐玄宗立刻让人把这更为先进的活字印刷术给记录了下来。

……

现代世界。

“什么?!!在秦朝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这怎么可能啊?!完全不可能!”

“这就是咱们仙秦的政哥啊!简直是开了挂一样的人生!”

“秦朝就出现了如此先进的印刷技术,直接领先全球一千多年啊!”

无数现代观众全部傻眼了,佩服的五体投地。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但是在天幕之中,那嬴政的确是利用活字印刷技术,将无数本关于种植红薯的农业书本给印刷出来了。

简直是太了不起了。

【适逢大旱,天下都未曾降雨,六国无数庄稼都死在了地里面。】

【在这个时代,农业就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粮食丰收就是国家富裕,收成不好,整个国家都要集体挨饿。】

【所以,历代君王对收成都格外重视。】

【赵孝成王发愁不已,特地下地里面去看庄稼。】

【身边,负责粮税的乡长,正在给赵孝成王介绍当地的情况。】

【“大王,本该降雨的季节,赵国境内却连续两个月没有下雨了。”】

【说着,乡长摘了一根稻穗呈现在赵孝成王面前。】

【“大王请看,没有雨,稻穗根本不涨,许多都只剩下了空壳,根本不涨里面的大米。”】

【“如果能够下雨,兴许就可以挽回一些损失,但是如果还不下雨,今年,必将闹大饥荒啊。”】

【乡长十分担忧地说道。】

【赵孝成王怎么会不知道这件事情呢,如果粮食减产,闹饥荒的话,许多人都会饿死,尤其是那些底层的百姓。】

【军队也会没有太多的供给,一旦底层百姓闹情绪要反,或者其他国家来犯,那将对赵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总而言之,现在的情况十分严峻。】

【赵孝成王握着手中的稻穗,忧心忡忡。】

【他立刻派人去引河流里的水,灌溉农田,可惜这个工程太大,那些水只是杯水车薪。】

【赵孝成王又问其他其他大臣:“国库还有多少存粮?军队的粮食能否供应的上。”】

【饥荒来临,赵孝成王也不能保证赵国子民能够吃上饭,但是军队一定不能少粮。】

【如果军队粮食供给不上,那别国必定来犯,尤其是秦国对赵国早已经虎视眈眈。】

【臣子慌张地说道:“回王上,国库存粮,只能供给军队的粮食也只有五六个月了。”】

【听到这里,赵孝成王慌张不已,如此一来,要熬到明年这可如何是好。】

【赵孝成王头疼不已,询问道:“别的六国是否也遭遇大旱,粮食收成如何?若是他过粮食尚好,可差遣商贩去别的国家购买一些粮食,来弥补本国库存不足。”】

【过了几日,有臣子回报:“韩國、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甚至秦国都遭遇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干旱,粮食都大减产,许多国家的子民都在挨饿。”】

【“许多王公贵族,甚至是他们的王上都开始节衣缩食,号令百姓一起节省粮食,度过难关。”】

【听到这里,赵孝成王开心不已,若是七国都遭遇了百年难以预见的干旱,那么大家都粮食大减产,大家都过得不好。】

【就不会有国家想要去进攻其他国家了,尤其是秦国。】

【但臣子接下来的话语,却令赵孝成王傻眼了:“王上,但是那秦国却……”】

【赵孝成王眉头紧锁,感觉到有些不妙,赶快询问道:“快说,寡人恕你无罪,那秦国怎样?”】

【臣子回道:“秦国粮食大减产,但仍旧每亩产粮三十石!”】

【此话一落,赵孝成王瞬间傻眼,震惊不已:“什么?!亩产三十石!这叫做大减产?!你可不要欺骗寡人!”】

【臣子答道:“纵然有千百个胆子,臣也不敢期满王上。他们是种植了一种叫做红薯的农作物,使得粮食亩产能够达到三十石以上,听他们说不干旱的话,正常亩产量能够达到一百五十石左右。”】

【“现在他们很多子民,都吃红薯吃的吐了,都用来喂猪呢。”】

【赵孝成王傻眼了,秦国竟然粮食多的吃不完,都要拿来喂猪?!】

【而他身为赵王,却每天只能够吃两顿素粥,都在节衣缩食啊。】

【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可把赵王气的不轻。】

【但是,为了安定百姓,为了防止他们发生暴乱,赵孝成王还是决定派一些人去秦国购买红薯来充饥。】

【因为,已经有许多地方已经闹了饥荒,许多人都饿死了,甚至有许多子民冒着生命危险,也要逃亡去秦国混口饭吃,这使得赵孝成王不得不拉下这个脸,派人去秦国购买粮食。】

【不只是赵国,其他国家,诸如魏国、韩國、燕国、楚国、齐国,都派来了一些官方的商旅,前往秦国购买粮食,以求度过这场百年难以预见的大旱。】

这一幕,让历朝历代所有人都惊呆了。

六国都在闹饥荒,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在节衣缩食,一起挨饿。

但是秦国的粮食却多的吃不完,许多都拿来喂猪了。

这可把历朝历代所有人都羡慕麻了。

甚至感觉秦国人实在暴殄天物啊!

大饥荒,基本上每一个朝代都会遇到过,所以许多人看到六国子民在逃荒,死了许多人,也是悲伤不已,感同身受。

但秦国不仅扛了下来,即便是大干旱,那红薯也能够做到亩产三十石,这让历朝历代无数人都羡慕麻了。

对嬴政敬佩不已。

倘若嬴政当初没有在秦国大面积种植红薯,恐怕秦国也会爆发大饥荒。

然而,这还不算什么,接下来嬴政对秦国的改革,更是令历朝历代无数人都惊爆了眼球。

………………

求各位大佬数据支持,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