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汩罗江畔

汩罗江畔,玉笥山麓。

一座背山面江的小院,已经破败不堪,在这里,宋玉曾和老师渡过了三年的时光,如今斯人已涉江而去,看着夕阳下的汩罗江,山岚和炊烟织成一副轻纱,笼着江边山坳里一个十来户的小村庄,宋玉的思绪恍惚间又回到了曾经的时光。

也是在这样的时光里,一位峨冠长者,腰挎长剑,问苍天,也问自己的内心。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九州安错?川谷何洿?”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明知“路漫漫其修远兮”,还誓言“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可敬的老师,岂会投江自尽?宋玉不相信。

但老师的确离开了,宋玉当时得到消息后马上赶了过来,向山下的村民求证,有至少三个村民看到老师向江心走去,最后消失,他们马上前去打救,但老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在天地间消失了。仿佛天地间从来没有过这个人一样。

村民们在屈原涉水下江的地方建了一座一间一个人高的小庙,里面放上了屈原的灵位,以此为他们尊敬的老人招魂……。

老师离去时,宋玉才十多岁,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宋玉也已是花甲之年,但宋玉总感到,老师并没有离开:既然没有找到遗体,那么就不能认定老师是死了,或许老师已经成神?

宋玉这样想,有他自己的理由,老师屈子曾在他自己的诗《涉江》中描述了他和一些上古圣贤,神仙在一起的情形:“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宋玉不认为这是老师想象的,而应该是真实的记录。而在老师最后一首诗《怀沙》里,老师也明确地说明了他的去向:“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显然,这里的君子就是上古圣贤、神人,这些人就生活在天宫里。

想当初老师受到靳尚等人的排挤,离开朝堂时,还念念不忘振兴楚国,嘱咐宋玉等学生不可自弃。宋玉在这期间不敢稍怠,但大王却只是给他一些闲职,最后甚而也把他和老师一样流放……。

前几天,宋玉在楚国南部的荆蛮之地长沙,看到了天地异象,看到一个旋窝天空中落到了长沙西部的山中,他寻踪找到了异象应象之人,并自荐当了他的老师。在宋玉的心里,天生异象,非同寻常,或许,这个人就是楚国未来的希望?!

“不食母乳?有意思!”在宋玉的知识范围里,除了上古天生地养的圣贤,还没有谁生下来就不食母乳的,自己这个学生,一定会有大作为!

收回思绪,宋玉长吁了一口气:几十年了,今天来这里了却心愿,在老师和自己共同居住过的这个地方,建一座祠庙,供奉他尊敬的老师,使他受万民香火,同时也使得老师回到人世间的时候,也有神灵寄托之所。甚至在他内心深处,也渴望着已经成神的老师来到自己身边,也带着他去游览“瑶之圃”……

“宋大夫采风至此,当有妙篇?”忽然,宋玉身后传来幽幽男声,来人已在宋玉身后不足三尺的地方。

宋玉一惊,自己从小师从屈子习得一身玄功,平时对身旁方圆数十丈内的一点小动静都能觉察,即便刚刚因为分神,也不可能有人到了身后三尺之地还没有觉察。可以想见,对方一定是身手了得,有一身来无影、去无踪的功夫。

宋玉虽然心中惊异,却没有惊慌,对方既然出声,就没有什么恶意,而且他除了在楚国有几个政敌之外,也没有什么私仇,而楚国的政敌也只是因为他是屈子的学生,对于他这个一开始就没有掌握什么重权,到现在已经成为白衣的人来说,明显没有什么兴趣。

宋玉缓缓转过身来,只见一个大约二十来岁的陌生男子随意地站在那里,好象是与他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对着他淡淡地笑着。宋玉仔细打量了一下,只见这个男子一身平民打扮,身着缁衣,头戴斗篷,腰上挎着一把木鞘长刀,而不是士大夫喜欢带的剑。这人中等身材,显得结实精悍。

“采风乃是士大夫之雅事,我山野村夫,何来采风?”宋玉不紧不慢地应了一声,同时目光接上了对方的眼睛。

这名男子微微一笑,望了宋玉一眼,然后低下头来,退了一小步,朝宋玉躬身一礼:“小子徐福,见过师伯!”

“师伯?你我素不相识,何来师伯一说?不过我师屈原学生何止上千,我师侄自是不少。”宋玉还了一礼,对徐福说,“不知令师是哪位?”

“我师并不是屈大夫的学生。”徐福答道。

这下宋玉疑惑了,他的老师不是屈原的学生,那他是宋玉哪门子的师侄?难道是屈原师门的师兄弟的徒子徒孙?可宋玉从来没有听说过屈原师从何人,师门又在哪里。在他的观念里,老师好像无师自通,可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说文才诗赋可以无师自通,但老师的武学同样精深,就不可能无师自通了,不过屈原从没有提起来他的师门,作为学生的宋玉也不会去问。

“那你我之间,何来师伯师侄之说?”宋玉知道眼前这个徐福肯定与老师屈原的师门有关,但自己既然不知道老师的师门来历,也就不作臆测,既然对方认自己为师伯,自然就会也把来龙去脉高他一一说明的,所以他也就来个装傻充楞算了。

果然,徐福对宋玉的反应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似乎知道宋玉并不知道其老师屈原的师门来历一样。

“请师伯见谅,我只能说你我肯定有师门渊源,至于详情,以后自然知晓。”徐福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宋玉已是不惑之年,又兼修练内家功法,自然不会急着寻根问底。既然徐福不说,他也就不问了。只是静静地看着徐福,眼神很明显地询征询徐福此来用意。

到了这个份上,徐福自然知道眼前这个人绝对是个聪明人,有什么事情可以直说,而且你说到哪里就是哪里,他也不会多问的那种。

“我和屈大夫都是师出鬼谷门,都是鬼谷门的嫡传弟子。”徐福不管宋玉的表情,自顾自说道,“凡是被嫡传弟子传授了玄牝功的,都算是鬼谷门人。”

“玄牝功?”宋玉不知道是什么功,“屈师传我文学之外,也传了我武学,但都没有告诉我是什么功法。”

“玄牝功就是你所修习的呼吸吐纳功法”徐福解释道,“其他武学,包括剑法,刀法,棍法,都只是其用,最根本的是呼吸吐纳之法,这个我想师伯比小子更懂。”

宋玉并不怀疑徐福所说,老师屈原的武学并没有多作传授,所传者不过景差,唐勒、屈暑几个屈师看重的学生,以及他的侍女婵娟而已,不过传授之时也没有严令他们不得外传之类的,估计是这个仅仅是呼吸吐纳之法,算不得真正的玄牝功,传授起来没有那么多讲究吧。

宋玉可不认为徐福来找自己,仅仅只是为了来认师门,套什么近乎,而且这个徐福看起来二十出头的样子,来找自己的肯定是他背后的人,否则既不可能认识他宋玉,也不可能找得到他,如此大费周折在楚国边远山区找到他,其意图应不在小,当下他也不问,仍旧只是用征询的眼光看着徐福,静待下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