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风云再起

这人要是贱起来啥事都做得出来,一个个奸商痛哭流涕恨不得抱住钦差大人的腿叫爷爷,洪承畴慢慢喝了口茶,说道“放过你们?皇上那不好交代啊,如今朝廷连年剿寇,又要防范东虏,国库早就空了,前些日子皇上还准备典当宫中用品以度难关,如今本钦差即将领命出征,朝廷没钱,放了你们这军费还真没着落啊,你们说怎么办?”

怎么办?这是敲竹杠,光明正大地敲竹杠啊,洪承畴一句话,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在明目张胆要钱了,下面是几个奸商肚子里早把洪承畴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可面上还是要满脸诚惶诚恐的样子,要钱,有!有!这样吧,我们每家出十万银子相助朝廷剿寇,只要钦差大人你高抬贵手放我们一马,几个官员也马上附和,说他们南京官员也愿捐出两个月俸禄,为皇上分忧云云,洪承畴眯起了眼睛,说你们南京官员捐俸禄就免了,拢共也凑不齐万两银子,倒是下面十几个挑事的富商,一个个富得流油,就是没有为国为民的作为,不如这样,再抄几家试试?一句话把地下跪麻了的奸商吓得屁滚尿流,“不要啊,满天神佛,观世音菩萨,钦差千岁洪大人,千万不要再抄家了,我等这次就是倾家荡产也一定为朝廷出力,为皇上分忧啊”哭爹喊娘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大帐内如同死了全家一样,一个比一个凄惨,当然讨价还价还是继续,经过几个回合的你来我往,南京众官员的全力调和,最后总算是定下了,五个最大的富商每家出三十万两银子,剩余的每家出二十到十五万两银子,两日为限,交割完毕后即可回家,马上开张营业,不得有误,至于众多牵连官员,除了三四个特别贪腐的先抄家关押,待请旨后处理,其余的以此为戒,需勤劳王事,恭瑾为国做事,下不为例,所有交往信函当众烧毁,十几个被蒙蔽的书生,发落最轻,既不剥夺功名,也不再追究,即行放归,有四个可造之才将带回天津深造,以待来年科举之试。

一桩有富商发动,东林鼓噪的南京罢之行罢之市罢之课的大事,几天之内迅速平息,只是南京所有官员没有一个好脸色,所有商户也是灰头土脸,所有书生更是有苦难言,亏了,亏大发了,如果不闹事,待洪承畴一走必然是他们的天下,现在好,这洪疯子仗着神兵卫武力从南京硬生生搜刮了至少两千万两银子,扣除神兵卫买的几个破之瓜四五百万两,给南京六部分了两百万两,给皇上送去五百万两,这小子自己硬赚了七八百万两银子,狠!真特么太狠了,刮得天都高了三尺,还让所有人无话可说,这手段连魏国公徐文爵等一众勋贵都佩服不已,不服不行啊,人家没让你们送钱,是你们自己硬撞上去的,怪得了谁呢?

皇上催得紧,洪承畴把江南赈灾事宜交割完毕,带领三千加强版官军要开拔了,南京官员还必须陪着笑脸相送,其实心里把他八辈祖宗都骂了个遍,洪承畴当然不以为意,笑容满面,朝众官员挥手致意,回去吧回去吧,你们的心意洪某心领了,下次再会,率领手下借来的精兵一路出了南京城,城里的官员一肚子闷气,快滚快滚,还再见个屁,你洪疯子洪扒皮最好死在流寇手里,永远别回来了!

这件事教育了还在南京城的周延儒,以前他总是认为文重武轻,国家大事就该掌握在书生手中,那些粗鄙武夫不过就是文人手中的工具,没想到南京一行,让他有恍若隔世的感觉,以前学生闹事,商户罢之市那都是天大的事,皇帝肯定要抓几个背锅的问罪来平息,想不到这次皇帝无动于衷,满朝文武也是举棋不定,洪承畴竟然能命令手下虎狼之师痛下杀手而不被追究,以洪承畴的秉性,一定是得到了强大支持才会这么做,那这背后无外乎两种支持,一是皇帝,二是传说中的神兵卫,想不到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现在的朝局与以往大不相同,东林党今后能不能成气候已经无足轻重了,看来自己得调整思路啊,不然即使自己回到内阁,也是凶多吉少。

同样感慨万千的还有在家闲居钱谦益等人,整个事件他们是一清二楚得,外来人来南京苏州,带来了平生未见的物件,引起了轰动不说,自然侵占了地主豪绅的利益,地主豪绅联合起来欲驱赶外来人,这是必然,自己虽然没有参与,可内心是支持闹事的,士绅阶层是特权阶层,不是一个两个人能撼动的,而且从以往经验来看,基本都是以地头蛇胜利告终,这次却事与愿违,大败亏输,皇帝内阁满朝文武竟然默许洪承畴雷霆一击,可以料想南京诸多官员一定上了很多奏折参劾,可朝廷置若罔闻,与以往很多乌纱落地大相径庭,据京师传回来的消息,满朝官员除了要求不要株连太多,对当事人从轻发落外,没有根本性的一面倒支持学生商户的,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说明朝廷的风向变了,对一直养尊处优的士绅阶层有了微妙变化,不再一味纵容,钱谦益也好,还是准备入阁的谢升也好,只要不是真傻瓜都明显感觉到了这些变化,在他们心里感觉,以后这天下究竟是皇帝说了算还是神兵卫说了算,真说不清了。

奉旨前往西北剿寇的洪承畴可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已经习惯了听神兵卫的,现在自己手中钱粮丰盈,借来的三千精兵战斗力抵得上两三万经制官军,身边还有几十神兵神器跟随,可以说是志得意满,别说守住武汉,就是让他直接进攻都没有多少可忧虑的,所以一路上连发几道命令,要求手握几万军队的左良玉等部不得轻举妄动,守好各地城池就好,一切等他到达前线再说,他是深怕这些骄横军阀轻敌冒进,重蹈覆灭危机,神兵卫说得没错,只要守住大城池,加大赈灾力度,积年累月,百姓有了活路,流寇失去兵源,自然会分崩离析,到时再当头一击,大功告成指日可待,经过大半年财政输血,虽然不是很光彩地抄没富豪家产,可现在看来朝廷危机已过,平定西北只是时间问题,在国内建功立业已经不是那么迫切,更多的精力应该是关外女真,只要自己和神兵卫牢牢捆绑在一起,象卢象升孙传庭他们那样,那么率领新军横扫辽东,封侯拜爵自然可期,所以对付流寇现在只要稳扎稳打,不出大错纰漏就好,没看到襄阳沦陷藩王陷落孙传庭等人只是轻轻责罚吗,说明皇帝的心思在转变,不像以前那么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再来看看襄阳城内,农民军攻下了襄阳,每个人都象过节一样开心舒畅,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很久没这样自在过了,开始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害怕官军象闻到腥味的狼一样围上来,可派出每天几十批探马远出两三百里,都没见到官军的影子,这可比以前查探的距离多一倍还多,碰到有一两股不大官军也是很快掉头回去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迹象,以前官军总是如影随形,农民军打到哪追到哪,紧紧咬住不放,一定要被义军围住覆灭才甘心,这次方圆几百里见不到围追的官军,很奇怪,难道官军已经无力追剿他们了?还是各地缺衣少粮不愿追击?感觉都不是,民间传说朝廷派了钦差下来救灾,发放了很多粮食,这一点从义军进襄阳城没有以前民众箪食壶浆就可以看出来,说明朝廷真的在出血救灾民,也很好说明义军招兵买马为什么比以前困难,占领襄阳十几日,闯王部才勉强凑够十万,张献忠才不到两万,很多还是强拉进来的,好在没有追兵,算是在襄阳城能多住几日,可一旦住下就感觉整个义军不想走了,连很多骄奢淫逸的将领都不思进取了,天天在那里搜刮,天天喝酒玩女人,原因是既然没有追兵,弟兄们很久没有这样舒坦过,无论如何得放纵一回,搞得整个襄阳城里乌烟瘴气,几个首领连杀了几个军官也无济于事,这样下去,不等官军来,自己就先垮了。

李自成急了,好不容易凑起十余万人马,攻占襄阳才几天,军纪败坏,吃喝嫖赌,这样下去别说打到江南,连襄阳城都出不去,张献忠罗汝才马守应这些有名的头领也开始担心,下面因为分赃不匀矛盾加剧,各路义军谁也不服谁,每天都有摩擦导致人员伤亡,几个头领一碰头,觉得该整顿军纪,于是各自开始约束部下,连着杀了几个过分的军官,才稍微制止了打砸抢烧,这一来二去,加上周边只有一个尤世威带着几千官军守着襄州,他们这点人马守城都不够,更不用说反攻襄阳,这方圆几百里地就没有成建制的官军威胁,所以十几路联合作战的义军,在襄阳城一呆就是一个多月,但既定的目标是江南,不是襄阳,无论如何要往南打过去,虽说周围没有官军,可时间长了,官军必然做好部署,自己的军队也会被骄奢淫逸拖垮,所以得立即做出军事部署,不能再乐不思蜀。

是往南攻占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荆州,还是往东南抢占扼守长江的武汉,几路人马各意见,荆州荆门一带都是左良玉军队,老对手了,战斗力和他们义军差不多,只是人数近十万,好不容易凑起来的二三十万大军,和左良玉硬拼,外加明军其他总兵驰援,这块骨头很难啃,而武昌守军不多才一两万,由湖北巡抚王鳌永和总兵猛如虎部组成,猛如虎也是老对手,其手下比左良玉兵丁稍凶悍,但其为人斗大字不认识一箩筐,只有勇猛而缺乏谋略,两相比较,众人都觉得沿长江攻打武昌把握最大,但李自成觉得这个武昌四面环水,易守难攻,义军不熟悉水战,万一被围很难逃脱,必须有十足把握方可进攻,而南面的荆门荆州左良玉部虽然人数众多,可军纪败坏,战斗力不强,只要自己造出声势,一路强推过去,左良玉不一定是自己对手,这一说法,张献忠比较认可,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可马守应不认同,认为若要往江南,就必须拿下武昌,荆门荆州官军重兵布防,城高墙厚,义军即使攻下也要大伤元气,不如大家一鼓作气,直接挥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武昌,罗汝才则两边不靠,天生的狡猾,两边都可以打,看哪边容易,获得的利益大,刚联合的义军又开始有分歧了。

是否分兵两头进击?还是有力一处使?几方头领商量来商量去,各不相让,又耽搁了好几天,李自成内心是想统一全部义军,奈何罗汝才马守应有些看出他的心思,就是不配合,无奈之下李自成和张献忠决定分兵,他们率大部义军向南,相机攻击荆门荆州,马守应和罗汝才等率六万义军往武昌方向攻击,双方约好,一旦攻击不利则迅速向对方靠拢,以免全军覆没,总算是定下了战略方针。

已是深秋,二十多万义军经过三天准备修正后,开始分头行动,这次义军稍微学乖了些,留下个左金王一万人马守住襄阳这座空城,万一两方进展不利,也可以退守一下,李自成和张献忠率领十六万义军直扑以荆门外围得远安县,罗汝才马守应率六万多义军向随州攻击,一时间中原大地上又狼烟四起,警报飞传。

崇祯此时刚收到江南送来的五百万两银子,内心的喜悦冲淡了襄阳战事的忧虑,神兵卫出大量粮食帮助大明救济西北各省,从史可法和洪承畴的奏折来看,已经初见成效,各地流民明显减少,宋应星已经在陕西河南几个府县推广种植土豆等高产作物,据说前景喜人,而各地官军在孙传庭等人的一再训令下,不再围追堵截,而是巩固城池,以逸待劳固守,变得不那么被动,看起来流寇几十万人马,不过地盘就是在湖北几个府之间闹腾,其他地方零星贼寇基本没有多少活力,听神兵卫几位首领的分析,这样的局面,只要我们自己不犯错,即使在被流寇攻下一两座城池,也不用怕,把他们围在一个特定地区,外围加强赈济,扩大抗旱作物推广种植,很多饥民就会有了安定的根本,不会再盲目追随流寇,一两年之后,流寇内部自会瓦解,搅乱大明几十年的流寇自然会彻底平定,到时再全力对付东虏,不过高师成他们也说道,东北女真不会坐看流寇覆灭,一定会在关键时刻出来捣乱,其战略目标就是不让大明有喘息机会,因此必须时刻警惕关宁锦防线和张家口大同方向,尤其是锦州,必须要求关宁军固守,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被清军各个击破,崇祯深以为然,连下几道圣旨,要求各地做好防范,另外又补发了两百万两拖欠军费,唯一的要求就是挡住清军,勿使其再次入关。

上面是这样想的这样部署的,朝廷百官可不这么想,他们认为中原流寇仍在肆虐,从得到的消息来看,马上有扩大的势头,必须催促各路官军围而剿之,这就是以文御武的弊病,不懂军事,却总是指手画脚,多读几本书,以为自己就能治国安天下,文人的通病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所以流寇开始又闹出动静之后,满朝文武也开始闻风而动,纷纷上书出谋划策,要求皇帝赶紧下旨让洪承畴孙传庭及各路总督巡抚迅速围剿,一个个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搞得皇帝一个头两个大,亏了神兵卫几次提醒在前,若是在以前,必然又是无数道互相矛盾的圣旨发出,一群无头苍蝇一样的官军被耍的团团转,顾此失彼乱作一团。

孙传庭还在西安周至,他心中现在跟明镜一样,随着史可法赈济灾民全面铺开,流寇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如今手里有钱粮,消灭流寇的把握一天比一天更大,即使期间有一两个城池失陷,那也是可以接受的范围,所以他根本不慌,连着上了几道奏折,宽慰皇帝,他最怕的就是性格急躁的皇帝朝令夕改,一旦催促出战,各地军阀各行其是,必然被流寇抓住机会,分进合击,各个击破,损失惨重,好在现在不是他一个人担心皇帝反复,洪承畴神兵卫都在给皇帝吃定心丸,所以崇祯才一改往日急躁情绪,冷静面对,从容部署终于代替了原先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瞎指挥,这大部分都是神兵卫的功劳,时不时给皇帝惊喜,时不时在皇帝兴致高昂的时候分析形势,让崇祯急切地心情得到了某种补偿,才不至于胡乱指挥,这一点正在路上的洪承畴也明显感觉到了,没有了反复催促的圣旨,有的只是关切询问的问候,连他在南京闹出这么大动静,得罪了江南众多士绅的事也毫无责备之意,当然这里面更多的是几百万两银子的作用,一直到流寇攻占了随县,洪承畴才慢腾腾进驻武汉,开始部署湖北战事。

罗汝才和马守应所以强烈要求分开行动,是因为他们早就看出闯王这个人不地道,有吞并他们所有人马的意图,而且二三十万大军若全部在一起行动,必然成为一个官军最大的目标,一旦装备精良的官军四围,那么当年高迎祥全军覆没的情形很可能再现,狡猾如曹操的罗汝才自然懂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宁可单独行动,在周围打转也不愿意成为官军群狼捕食的主要目标,所以和马守应一拍即合,率领六万多义军,向武昌方向运动,适时旁观李自成与张献忠攻打荆门的成败,他这一路其实并不是一定要攻占武昌,更多的是做出个姿态,在他和马守应看来,能攻下几个县城就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随县不是重镇,是个小县城,城墙年久失修,官军不到三千,都是些边缘军队,本来战斗力就不高,加上朝廷几年来财政困难,他们基本没有什么补充,六万农民军浩浩荡荡围上来,知县吓破了胆第一个逃跑,剩下的县主簿临时指挥,虽然征调了两千余青壮上城防御,奈何农民军人数众多,历经数次攻守,仅仅两天时间,就被攻破,只是由于随县太穷,农民军即使占了这样一个县城,依然得不到多少补充,尤其是人员上的,湖北已经被史可法严令赈济,民心暂时心向朝廷,所有人都躲着流寇,马守应罗汝才命令抢抓壮丁,也无法进一步发展壮大,总感觉到哪里不对,觉得怎么自己手下有一种懒洋洋的感觉,甚至以前跟随自己的人马中都出现了数量不等的逃兵,不过他们没时间认真思考,随州近在咫尺,需要当机立断,是攻占随州还是驻留随县?两个人一商量,觉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随县太小,六万人马每天消耗太大,若被官军追上,凶多吉少,必须一鼓作气拿下随州,才不至于一直吃襄阳收获的老本,因此修整三天后,开始向随州进发,意图一举拿下这个城池。

哪知道洪承畴已然到了武昌,迅速调整了部署,将本来准备驰援荆州荆门的湖北巡抚标兵和湖北总兵的一万多人马,调往了随州一线,短短几天里加强了随州的城防,他所以这么做,一个是左良玉部五六万人马固守荆门荆州,光守城把握很大,又给了他三十万两银子,命他立即就地巩固城防,目标是只要守住这两个中原重镇,不需要他野战追击,现在只有北面的随州比较空虚,所以必然加强。另一个是洪承畴的私心,这个左良玉骄横跋扈,多少次不听他和孙传庭的调度,已经成了个名副其实的军阀,所以这次他有心想让左良玉消耗,其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崇祯也是看在眼里,知道这个左良玉桀骜不驯,洪承畴估计这次左良玉即使全军覆没,皇帝也不会有半点同情,反正作为最终的杀手锏神兵卫在孙洪二人这边,那些个尾大不掉的军阀,能消耗掉当然最好,免得以后做大。

一场大战又在中原大地上展开,这次不是追击战,而是防守战,把握比以前大多了,官军屡次失败,最大的因素不是力量不够,而是跟在善于游击的流寇身后疲于奔命,被流寇抓住机会,设伏围歼,导致一次次损失,而这次更多的是坚壁清野固守坚城,纵使流寇声势浩大,要想一个个把城池攻下来,也是需要付出重大代价,很可能导致伤筋动骨,极大挫败李自成等人的雄心,最好是让他们自己知难而退,真心向朝廷投降,这也是神兵卫诸人最希望看到的结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