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拿下辽东城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整条高句丽的长城防线的一个四通八达的核心据点被拿了下来,接下来就能四面出击。
唐军在辽东城经过简单休整,李世民马上派遣张亮进攻卑沙城,李世绩进攻白岩城池,契必何力讨伐乌骨城。
而自己亲自带领中军前去安市城,想要在冬天来临前,彻底拿下高句丽的长城防线,让唐军在高句丽拥有立足之地,甚至一个冬天过去,能够成为坐地户。
整条高句丽的长城防线是按照长白山脉进行布置的,想把从辽东这边夺下的土地巩固,那长白山脉上的重要据点,以及高句丽特殊安置城市,就一定要夺取下来。
否则,这些地方根本就无险可守,白白把士卒守在这里,等到冬天到来,很可能高句丽一次居高临下的冲锋就会导致阵地与据点被攻破。
所以,现在看起来占领了高句丽那么多土地,就有点像涨幅起来的股票,至于这浮盈能不能真正落地为安,还是要看整条长城防线能不能彻底拿下来!
而李泰对唐军战斗力并没任何可以怀疑,倒是让李淳风带着自己的指令,重新回到幽州。
因为坐镇幽州的岑文本突然水土不服劳累过度得病了,所以李泰推荐了李淳风。
李世民思考之后,到底也是同意了,毕竟李淳风原来就是幽州长史。
只不过这次,进攻高句丽的时候,为了协调军队与幽州的后勤,让随军行动而已。
而现在岑文本突然生病,那就需要他来坐幽州了。
当然,李泰也塞了一些私活给他,让他监督研究纯钢制的攻城武器,以及运输整个唐军的过冬储备过来。
虽然现在还才刚进入到八月份,就算在幽州这边却也算得上炎热。
但李泰清楚,这边进入到冬天说说真的是很不讲道理的,连渤海沿岸都会出现结冰情况。
若到时候御寒物资没事先运输过来,到时候很可能就来不及运输过来了。
以前没把御寒物资运输过来那是没必要,其次也还没有占据辽东地区的要点。
但现在辽东城与盖牟城,两座城池拿下来,只要再把安市城拿下来,几乎整个高句丽根据长白山脉弄出来的什么长城防线彻底被占领了。
而大唐完全能从原本主动进攻的一方成为坐地户,哪怕没覆灭高句丽,至少在战略上取得了主动。
就好像历史上吐蕃对上大唐时,大非川之战把大唐势力赶出了青藏高原,从此吐蕃对上大唐,那都有着地势上居高临下的主动优势一样。
李泰让李淳风回去亲自去把过冬物资调度过来,就是做好跟高句丽打持久战的准备。
当然,对比起现在大唐在北方需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艰难打下来,说实话,李泰倒更加希望此刻航行在渤海上的李德謇与苏烈,能给自己创造一点奇迹来。
而李泰不知道的是,实际上在唐军进攻辽东城前,李德謇的建队更准确得说是其中的田长耕已经跟渊盖苏文驻守在平壤的军队正面的交手过了。
事情还要从渊盖苏文收到李世绩攻下盖牟城的消息开始。
看着高家费尽心力构筑出来的防线,居然都没守住唐军几天便被唐军敲出了口子,渊盖苏文也不知道是借刀杀人,还是要顾全大局,却给高惠真与高延寿下令前去支援的命令。
甚至渊盖苏文还主动送上几万石粮食,到底让这两个高句丽皇族将领放心不少。
对比起来,这时候虽然是渊盖苏文把持朝政,但至少高家是整个高句丽的真正皇族。
面对大唐的入侵,实际上他们比渊盖苏文更要着急,此刻渊盖苏文并没有给自己拖后腿,他们也松了一口气到底是前去支援前线去了。
毕竟这时候跟渊盖苏文是合则两利。
但渊盖苏文才刚调度了高氏皇族前去长城防线,但马上渊男生便来到渊盖苏文面前道,
“父亲,根据安排在海岸线的斥候来报告,平壤沿岸出现大唐船只的踪迹!”
“果然来了!”渊盖苏文听到这话,不由感觉心头的一块巨石落下来。
自从渊男建带着高句丽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军队送了一波后,渊盖苏文第一次发现高句丽不仅需要防备大唐大军的正面进攻,还需要防备大唐水师神出鬼没的出现在高句丽的某一处,对腹地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失去属于高句丽的舰队后,海洋对高句丽来说,不再是安全的屏障,相反成为唐军能够轻松纵横往来的阶梯,这让渊盖苏文相当难接受。
渊盖苏文不得不留下自己手中的核心军队驻守在平壤,这既是因为自己跟高句丽内部高氏皇族的分裂,但同时却也自己害怕唐军海军突然袭击腹地。
而渊盖苏文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多多派遣斥候在海岸线上布控。
唯一让渊盖苏文松一口气的就是高句丽需要防备的海岸线还不算非常长,至少能受得住核心区域。
渊盖苏文没有迟疑,站起身子对渊男生道,“下令就近士卒做好沿岸守备工作,告诉他们我马上带领我本部兵马前去阻击,只要守住两个时辰,援军必到!”
渊男生也不多话,马上便派遣士卒去那附近的据点前去传达命令。
为了防备唐军登陆作战,渊盖苏文还是做了一些简单准备,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只不过在渊盖苏文印象中,沿岸军队半渡而击,对任何登陆部队绝对能造成相当大影响。
尤其弩箭这种东西,若能进行覆盖性的射击,一般船只也难以抵挡。
但海军跟水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兵种,这是他没有亲身经历,真的很难感受到的。
对海军来说,为了拥有在大海中稳定航行的能力,提升船只的吨位与重量是非常重要的。
这能够让船只在海上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增加存活下来的概率,同时因经济上跑一趟的航运时间成本几乎相差无几。
那么同样时间如果有更大载重量,那运输货物的成本就能更近一步的下降。
这样的特性让船只对吨位追求几乎无穷无尽,就算现在也是动力系统束缚住船只吨位。
如果真能弄出可控核聚变的话,现在船只的吨位怕还要继续增加上去。
所以,原本在高句丽人印象中,自己拿着弩箭去打楼船,但实际上在李德謇带领大唐水军出现在高句丽沿岸时,那是一面面城墙出现在高句丽人面前。
这时候驻守在海边的高句丽军队突然发现,弩箭如果没有密集到一定的程度,对上唐军船只这样的庞然大物,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即使如此,他们也都只能发射出弩箭,尽可能延缓唐军登陆的速度。
而率先下场的是闪瞎他们眼睛,浑身都穿着重装甲胃的学府兵。
尤其学府兵把手中的盾牌向着面前一摆,高句丽驻扎在沿岸上的弩箭射到学府兵手中的盾牌上,却见他们把学府兵射得退后几步,但他们弩箭射出来的箭失都出现了偏移!
“啧啧,居然还准备了弩箭啊!”田长耕看着学府兵轻松应付了弩箭,很满意的点点头。
经过波斯战场的洗礼,学府兵虽然还是在二天赋,但已经不是那种靠着李靖强行塑造引导的一身战斗力全部都是在身上装备的样子货二天赋了,
他们真正沉淀下来,不论是自适应天赋,还是重力天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沉淀与娴熟。
在二天赋这阶段已不再纯粹靠着这一身的装备战斗,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战斗方式。
就好像是这次士卒应对弩箭,明显就看到这士卒脚步前踩一步出了弓形,让身子更加稳定,但手中盾牌却微微倾斜,引导箭失轨迹。
虽然正面被射了一击,甚至身子都被射得后退,但至少通过卸力的方式,以最小代价接下了这弩箭。
当然,这也就只是稀稀疏疏的几根弩箭这么射过来,再加上高句丽的弩箭技术也还不够格,但如果高句丽能够把弩箭工艺稍稍提升,又或者能用更多弩箭集中起来,进行密集式覆盖射击,那纵然是学府兵,怕也要被射爆。
毕竟学府兵靠着自己积累的经验,自身的装备,以及自己对于重力掌握的运用,才靠着操作接下了这一击,但要是密集覆盖式弩箭,学府兵也抵挡不了啊!
不过,随着这波弩箭射击对田长耕登陆滩头没有造成什么影响,那剩下来的高句丽士卒想要抵挡住学府兵的进攻,几乎是不现实的事情。
哪怕他们这时候豁出性命,想要用自己的牙齿去咬,都未必能够在学府兵的装备上留下来一个咬痕来。
所以双方接触交手只是一刻钟的时间,驻守在这里的高句丽守军发现自己根本不可能对学府兵造成什么影响后,他们便是果断撒丫子跑路,撤退起来真的快若疾风。
田长耕倒也没有强行追击,而是抓了个人问了平壤的方向,率领军队继续向前推进。
因为田长耕一方面要探查这一片区域的环境。
另外也是吸引高句丽的注意力,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上,给李德謇与苏烈把营地给立起来。
等到了营地修建完毕,唐军在高句丽这片区域有了依仗,才能算完成登陆。
否则高句丽若来得及,调度部队硬把无险可守的大唐军队给推下去,也不是不可能的。
毕竟大唐军队的平均素质是比高句丽的强,但高句丽到底是有骑兵的,只要高句丽舍得,步骑配合下,把大唐军队重新赶下海还是很有可能做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苏烈跟李德謇找李泰要了一支能够在下船后几乎不怎么受到影响的,能够马上投入实现登陆作战的军队。
他们甚至不需要这一支部队有多强,只要能撑到他们能够在海岸边上建立起简陋的防御体系就足够了。
只不过,田长耕的学府军强大得苏烈跟李德謇都有些惊讶。
他们看着田长耕带着学府兵仿佛碾鸭子似的追赶着高句丽驻守在沿岸的军队,或多或少都是明白,自己这次好像真的找到宝了。
而随着学府兵继续向前一路拓展唐军空间,接着下船的是府苏烈本部。
苏烈本部带着各种各样的准备扎营的工具,但这些士卒脚踩在了水面上的时候,却是稳稳当当的踩在了水面上,就仿佛踩在了柔嫩的果冻上似的,没有丝毫的影响。
显然苏烈本部也是兼顾了水站的而训练出来的战部,这让他们在滩头行动时行动起来能更加便捷,搭建营地也更加的方便,但真论起正面战场能力,到底还是比不上田长耕的。
现在,随着田长耕拉扯出来的空间,苏烈也最快速度的把简陋营地先搭建起来再说。
毕竟在这海边的营地搭建起来后,李德謇会留下足够的粮食与物资,然后便回幽州那边,作为运输船通过这里来运输后续的物资,让苏烈与田长耕两支部队继续驻扎在这里。
是的,不论苏烈还是田长耕,在战略上自然是要进攻平壤,但是就本质来说,实际的目的是以防守为主,牵制住高句丽军队的注意力。
自己只要仿佛钉子似的钉在高句丽腹地,那高句丽就必须要解决掉这一支军团,才有可能集中力量去解决一步步横推过来的唐军。
换一句话来说,不论是苏烈,还是田长耕,只要苟着也就好了,苟着就是为了大唐军队创造价值。
当然如果真能找到机会,把渊盖苏文给杀了,把平壤给占领了,那么两人也不会放弃。
只不过两人都非常清楚,只要渊盖苏文自己不给机会,那么几乎不可能实现。
就在田长耕率领学府兵一路前进时,很快便见到渊盖苏文率领着本部骑兵匆匆赶过来。
这一路他看到己方的溃兵,当然,也见到身穿重铠的学府兵,真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