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下狠手了,东青,一旦遇到了问题你得清醒,我不希望我们之间产生误会,说一千道一万,公司还是你的,我只是一个小股东!”
中航端着茶杯,望着季东青,沉默了好长时间。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中航一直以来都在采取温和手段对公司进行加强。
现在季东青明显已经感觉慢了,这么下去自己将受到质疑。
“给我个名单,我这次去中东把他们带走,真旳不听话我直接把他们就留在那边,妈了个巴子!”
“噗……你不会真想去吧?”
季东青一句话出口,中航嘴里的茶水全部喷了出去,整个人都不好了。
当然不光是中航,所有知道这个消息的人都以为季东青有病!
公司创始人,为了一个不待见自己收购的公司,采取这种只有疯子才会进行的行动,去那种随时能够丢掉命的地方。
这只有在故事里面才会有的事情,反正如果有人让中航去,中航是会问候对方祖宗八代的。
即便是现在,季东青如果让中航去叙利亚,中航是一定会摔耙子的,毕竟工作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玩命。
“别那么惊讶,富大庆那边正在安排!初步的计划是我们掺在联合国难民署的队伍里面去!叙利亚交战双方之间想要进攻的时候几乎都事先有通告!我们只要查看美军的通告就行,他们进攻政府军都是给他们通告的!”
“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当对方放弃阵地!所以那边没那么危险,没人敢炸联合国难民署的队伍,我计划这次过去的时候好好看看,丁洪手下到底是一帮什么人!我们公司的人大多没有经过什么战乱的洗礼!”
“虽然我也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但是对战争还是充满了好奇!也想看看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现在钱赚了这么多,我已经有些厌倦了,或者说找不到赚钱的意义了!老中,公司发展到现在,你还能够找到支撑你继续奋斗下去的理由么?别说什么家里的孩子或者老人,你我这种身价,再有这么多亲人也养得起!”
端起茶杯,季东青没有任何意外,静静地望着中航。
中航本来准备了一大堆话,想要教育季东青。
可是季东青这么一问,中航直接被问住了,准确的说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了。
上学的时候看很多传记,尤其《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传记多的次数最多,那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概念,自己将来做世界首富,最起码做的和他们一样的企业。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那些书籍都是骗人的,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是经过阉割的,里面充满了尿骚味。
现在公司中航之所以还坚持在公司里面这么努力,更多的是和大院里面那些老哥们比,其中有几个人的财富已经是中航的好几倍。
真的有一天中航看开了,或者这么几个人没了,中航立马就会停止奋斗。
当一个人的财富到了一定程度,很少能够给自己找到继续奋斗的理由了,包括季东青,现在给兄弟们的那份承诺已经差不多要实现了。
电动助力转向器工厂运营的可以,即便是现在卖掉工厂也够吃够喝了。
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季东青夜深人静不是感觉累,而是感觉到了深深地迷茫。
市面上到处充满了毒鸡汤: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这个那个,好学校,好小区,好的一切。
季东青一路走来早就看清了,都是为了给家长套上枷锁而已。
就拿自己来说,从十几岁开始修车,是有人教自己么?奋斗倒在现在,最初的时候是为了还债!在内蒙的时候几乎可以躺平了,结果一次意外自己人生再次跌落低谷。
支撑自己再次走下去的动力是为了妻子还债,接下来支撑自己走到现在的是对兄弟们人情的亏钱。
再走下去呢?
也遵循那些所谓的人生导师自己都不相信的信条走下去?为了孩子老人或者别人看得起?
财富积累到现在,艾米和满仓两个小崽只要在小白的教育下安全成长已经够用了,哪里还需要什么自我催眠?
大学寝室的几个同学人生轨迹季东青都看了,老大现在厦门那边发展的也不错,出学生门家长就在厦门给买了房子,现在已经熬到了公司的中层管理干部。
大学的时候汪椿雨就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做随时能够干别人一顿,别人还不敢还手的那种人。
老三家里在佳木斯那边是个干部,原本一直在佳木斯那边发展,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在佳木斯干了两年,然后到无锡找老四去了。
现在有存款没有房产,算是兄弟几个里面比较差的一个,跟家里吹了牛逼回不去了,正在为了自己吹过的牛逼努力着。
老四和亲戚借了六十来万房款,现在正在积极还款,再加上孩子出生,家里有老人,是那种人到了中年被推着往前走的。
老五本身就是富二代,家里所有亲戚都是那种有钱的,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刚开始出学生门的时候老五就是那种愿意吹牛逼和看不起人的。
人生的目标基本上就是亲戚里面混的最好的那个,虽然老五现在还只是一个销售,但是目标很明确,这辈子能够多曹娘们,多赚钱,趁着年轻能玩就玩。
其实就是一个有钱的三炮,和季东青的交集不大。
老嘎达出身和季东青差不多,现在家里孩子出生,在长春买的房产有贷款,两个老人也时常有病,没有医保那种。
老嘎达每天早出晚归,也是那种被现实推着走的人。
和所有人相比,季东青算是混得最好的,也是最迷茫的,因为没有动力了。
“你去我不拦着你,但是你得先把文件签好了,真的有了任何问题怎么处理,毕竟这么一个大家业,你明白我的意思……”
盯着季东青看了半天,最终中航放弃了进行劝慰的想法,最终说了一句职业经理人不该说的话。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