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爹娘可真够疼闺女的,说给闺女招赘就真招赘了。她丈夫人怎么样?不会是那种好吃懒做的懒汉吧,那秋月可就亏大了。”
宁秋月虽然心思有些不正,但她人长的还算周正,要是不出那些幺蛾子,踏踏实实找人家,咋也能找个好人家的。
他们这边的人,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特别的重男轻女,对于入赘这种事,都特别的排斥,除了自身有缺陷、人品不行,或者是那些家里穷的吃不上饭的人家,几乎没有人会愿意把儿子入赘到别人家,毕竟这时候全靠男劳力挣工分,损失一个男劳力,家里一年能损失好多口粮。
“没啥毛病,听说那家兄妹12个,他排行今年才16岁,比秋月姑小三岁呢,人有些老实,木讷,但长得还可以,也没啥不良嗜好,就是身板瘦弱了些,一看就没啥力气。”
“他家里兄弟姐妹多,他干活不行,吃的倒不少,家里实在养不活那么多孩子,又见咱们大队因为种蘑菇,日子眼看着就要红火起来了,而且秋月姑家还愿意给80块钱外加200斤的粮食当聘礼,那家就立马同意自己儿子入赘了。那样的家庭,他儿子就算一直待在家里,也娶不上媳妇儿,让儿子入赘,家里不但能少一个人的口粮,还能从有油水的亲家那占好处,哪会不乐意。”
宁红兵说着自己在外面听到的八卦,讲的很是详细。
“这样说来,那家子也是个心思多的,看来李桂花家以后有的是麻烦了。”
因为和老宅糟糕的关系,宁振东对于那些极品的人,特别反感,此时都有些同情李桂花家招惹上了这样的一门亲戚了。
“那可不一定,李桂花有好几个儿子,一家子也不是那好脾气的人,真要是有矛盾了,到时候还不一定是谁吃亏呢。”孙芝对此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李桂花一个十里八村都出名的媒婆,对各家的情况了如指掌,又那么疼闺女,咋也不会让闺女过的不顺心,她会同意让那家的孩子入赘,肯定就有对付他们的方法。
而李桂花会给自己闺女选这样的一个人家,也是有原因的,这家人兄弟姐妹多,最大的儿子都25了,到现在都还没有结婚,爹娘急得很。
就他家那样的条件,要想结婚,还得靠着自己这个媒婆,只要抓住这点,那家人就翻不出花来。
再加上家里几个儿子,以及平时给人说媒,多多少少认识的人,也不是谁都能随便欺负的。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大家出门的时间也少了,各自在家里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转眼就到了腊月。
“媳妇,你给文广煮几个鸡蛋,做点饼子,让他明天在路上吃。”这天宁振东从外面回来后,对着孙芝吩咐。
“杜技术员明天就要走吗?咋这么快?其他的技术员也一起吗,要不要给他们也做点儿?”
孙芝知道这些人最近这段时间就会离开,不过没想到这刚腊月初,杜文广就要走了,这一走,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见了。
“杜技术员回单位报到后,还要回自己老家,他老家比较远,要提前走。其他的技术员过几天才走,到时候再给他们准备吃的也不晚,今天只做杜技术员的就行。”
他们大队的蘑菇能长得那么好,卖那么多钱,有了病虫害能及时得到解决,杜技术员功不可摸,再加上是自己亲自请回来的,相较于其他人而言,宁振东对他也更加的上心一些。
“行,我这就去和面。”
与此同时,大队里不少人家,特别是宁自立和宁文涛家,都在准备着木耳、咸菜、以及红薯干之类的东西,让杜文广带回去,给单位的其他同志以及家里的亲人们尝尝。
因为太多人准备东西,杜文广根本就拿不了,知道乡亲们的日子不好过,他根本不想收,你来我往的推拒了好半天。
最后还是宁振东做主,
每家收一点点,才算是让双方都满意。
大家出于对杜文广的感激,一直把他送到车上,才依依不舍的挥手离开。
杜文广坐在去往县里的公交车上,看着远处努力挥手的乡亲们,眼前闪过来大队后的种种,回想着大队里的人对他的维护和关爱,眼眶都有些红了。
虽然这只是他人生历程中的一小段,但朴实的乡亲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永远都不能忘记。
杜文广回到单位,汇报完大队的经历以及成果,又升了一级后,就喜气洋洋的往南方老家赶去。
这时候,大队待着的其他的技术员,也都纷纷动身,离大队,回家过年。
县武装部的两位战士,也没有借口再留在这里,跟着离开了。
“那两个人终于走了,这下咱们可以松口气了。”
就算不怕他们,但天天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悠,心里多少也有些不舒服,现在人走了,宁振东也就彻底放松了。
“是啊,咱们最起码能过个好年了,能松快几天算几天。”对于两人的离开,孙芝同样开心的很,这下好多东西都不用藏着掖着,可以大大方方拿出来吃了。
今年大队集体养了猪,等到杀猪这天,全大队的社员多多少少都分到了猪肉,纷纷建议明年多养一些,最好把鸡鸭鹅之类的都养上,那样大家不但能吃上肉,还能吃上蛋类了,等到年底的时候,也能多分些钱。
等把今年的钱全部发下去,一个个的对宁振东这个大队长佩服不已,纷纷感叹当初还好选了宁振东当大队长,才能有这样的好日子。
自从他当上大队长,队里的喜事就一件接着一件,大家的日子也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年底分的钱都比平时多了不少,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就在这样充满希望的情况下,大队里的每个人都干劲十足,紧跟大队长的脚步,努力致富,转眼几年过去,日子来到了19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