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当我没说

“来来来,给我指导一下,如果我想变得像你这么优秀,都得看些什么书?”回到酒店后赵应星和宁远两个人坐在酒店的阳台上。

“《孙子兵法》看了吗?”宁远问道。

赵应星点点头,“这个看过了。”

“《资治通鉴》《选集》先看这些,别的书你现在也没啥大用。不过看资治通鉴最好拿着地图看,不光是古代地图,还得有地形图......”

“妥了,我这过几天就去买书去。”

宁远有点诧异的笑着问道,“怎么开窍了?”

赵应星道:“还是得学习啊,我爸也告诉我说让我多看书,也没什么感触,这几天等于是被宁叔叔和你现场教学了,果然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宁远笑了笑,然后调侃道:“可以啊,这觉悟提高不少啊?”

赵应星道:“这不受你熏陶了。”

宁远道:“早干嘛去了?认识快三十年了,才想起来啊。”

“嘿嘿。”

这边跟赵应星聊着天呢,宁远的电话响了,代表宁远去粤州谈注资的李晓棠来消息了,基本谈成了,不过罗秋评提出要跟宁远见一见。

“蓝月亮的罗秋评说要和你见一面,其实他们现在财务状况还不错,所以对于融资和扩大业务之间的选择实际上处在十里路口上,对你说的应该还是有些疑虑。”

李晓棠去粤州谈事,便利条件太多了,直接是地方大员帮忙引荐,然后提出的洗衣液计划也让蓝月亮的罗氏夫妇很感兴趣。

宁远道:“我最近几天会过去,你在那边去了解一下现在db网的运行情况,还有鹏城那边,得闲去一趟...”

“嗯,好的,我知道了,对了我大伯说你要是从京城来给他带点南园小吃来。”

“啊?好的我知道了。”

宁远听完直接笑了,这李家大伯让自己给他带点小吃过去,这是什么情况呢?这有什么暗喻?

不过宁远也没多想,到了就该知道了。

晚上的时候吃烧烤的时候,陈以勤也来了,陈大少目前正在玩私募,手里已经握着几十亿资金了,目前也在找项目。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

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庞大,投资领域广阔,资金来源广泛,参与机构多样。很多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占其gdp份额已达到4%~5%。

与国际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类似,国内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探索和发展也是从风险投资开始的,风险投资在国内的尝试可以追溯到80年代。

85年发布的《关于科学技术改革的决定》中提到了支持创业风险投资的问题,随后由多个衙门筹建了国内第一个风险投资机构——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也就是“中投”。

90年代之后,大量的海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始进入国内,从此在国内这个新兴经济体中掀起了私募股权投资的热浪。

第一次投资浪潮出现在1992年前后。这一阶段的投资对象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海外投资基金大多与各大衙门合作,如北方工业与嘉陵合作。

但由于没有理顺体制,干预较为严重,投资机构很难找到好项目,而且当时很少有海外上市,又不能在国内全流通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后找不到出路,这导致投资基金第一次进入国内时以失败告终。

99年《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出台,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作出了制度上的安排,掀起了第二次短暂的投资风潮。

国内相继成立了一大批由高层主导的风险投资机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鹏城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和中科院牵头成立的魔都联创、中科招商。

00年初出台的《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是第一个有关风险投资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为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了相关的原则。

同时,高层也积极筹备在鹏城开设创业板,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推动了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

但当时由于还没有建立中小企业板,基金退出渠道仍不够畅通,一大批投资企业无法收回投资而倒闭。

前两次的私募股权投资热潮由于退出渠道的不顺畅而失败,但这种情况在2004年出现了转机。

2004年,国内资本市场出现了有利于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制度创新——鹏城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这为私募股权投资在国内资本市场提供了ipo的退出方式。所以2004年以后出现了第三次投资浪潮,私募股权投资成功的案例开始出现。

而一般来说从04年的“赤子之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被认为是国内的第一真正意义的私募基金,而它就是投资界大佬赵丹扬和鹏城投资集团联合成立的。

同年6月,国际著名的新桥资本以12.53亿元人民币从鹏城手中收购鹏城发展银行17.89%的控股股权,这也是国际并购基金在国内的第一起重大案例,同时也诞生了第一家有国际资本控股的国内商业银行。

由此发端,很多相似的pe案例接踵而来,pe投资市场渐趋活跃,从发展规模和数量来看,本轮发展规模和数量都超过了以前任何时期。

进入新世纪后,一枝独秀的国内经济,日益吸引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回国创业发展。

一个高科技项目,一个创业小团队,一笔不大的启动资金。这是绝大多数海归刚开始创业时的情形。不要说百渡、搜虎这样的网络公司,就是ut斯达康这样的通讯公司,创业伊始,也不过是三两个人,七八杆枪。

只是因为不断得到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这些公司才最终从一大批同类中脱颖而出。

以百渡、新朗、搜虎、携程、如家等为代表的一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企业给国内带回了大批风险投资,这种全新的融资方式,极大地催化了中小企业的成长。

同时,国内几乎所有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的掌门人大都是清一色的海归,idg资深合伙人熊小鸽、鼎晖国际吴上志、赛富投资阎炎、红杉基金沈南鹏......

大部分风险投资都是通过海归或海归工作的外企带进国内的。这些投资促进了国内对创业的热情,促进了一大批海归企业和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创业投资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随后私募基金以及风投行业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高瓴资本,红杉国内基金,鼎晖创投,甚至经纬,凯鹏华盈,这些日后名动一时的投资机构都是这几年才在国内成立的。

“我说宁远,有没有什么好项目推荐?我这团队刚组建起来,找优质项目等于是大海捞针。”

“目前我也没啥好项目。等我想想啊...对了我想起一件事,前几天跟沈南朋聊天,他最近在研究投资一个体育用品,叫匹克,你没事的话的研究一下这个吧。再或者就是qe,我在二级市场收购了百分之四点九的qe股份,正好是抄底时候,现在虽然因为今年的财报,股价上涨,但是从长久来看,qe是非常值得投资的,稳赚不赔。”

陈以勤点点头,然后道:“你那几家互联网公司,有没有上市的打算?或者需不需要资金......靠,我问着都是废话,你手里现在掐着一百多亿的资金,谁的流动资金也不如你啊。”

宁远学着小李子在《华尔街之狼》中的那个笑容,拿着手里的啤酒,比划了一下,可给陈以勤气够呛。

赵应星也笑着很灿烂。

“早知道就不自立门户了,还不如给你打工呢,还不用操心。”陈以勤叹口气说道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乎久居人下。”宁远笑着调侃道。

“哈哈哈,你可得了吧?你可别刺激他了。”赵应星笑着说道。

宁远道:“不刺激他。刺激你?”

赵应星:“当我没说”

看两人都不说话了,宁远喝了一口精酿啤酒,然后十分欠揍的说道:“无敌是真寂寞啊。”

赵应星:“.....”

陈以勤:“.....”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