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角逐

贺岁档的票房大战正在如火如荼,但是宁远此时却被一份银河商业小组的报告吸引了。

收购分众传媒。

宁远光是看到这个题目,就想了很多。分众传媒,国内楼宇媒体市场的霸主,一家创造奇迹的公司。

而且毫无疑问,分众传媒的创始人江楠春是个资本运作高手。

05年7月13日,成立仅两年,顶着“国内传媒第一股”的光环,分众传媒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17美元。

在上市仅三个月后,分众便开启了疯狂的买买买模式,

05年10月,以1.83亿美元收购国内最大的公寓电梯海报公司——框架传媒;

06年1月,以3.25亿美元收购了国内第二大楼宇媒体商——竞争对手聚众传媒;

06年3月,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手机广告商凯威点告,后重组为分众无线;

06年8月,收购影院广告公司acl,并更名为影院网络;

06年12月,收购全国最大的高校平面媒体运营商——动力传媒;

07年3月,以2.99亿美元收购国内网络广告的最大代理商——好耶;

07年12月,斥资1.68亿美元收购卖场数字广告网络公司——玺诚传媒……

05年至07年,分众先后投资和收购了60多家公司,耗资约16亿美元。

并购成就大分众。

疯狂的并购背后,是飙升的市值暴增的财富,以及江楠春气吞山河的广告帝国野心。

07年,分众创下65美元历史高点,当时分众还打算吞并新浪,称自己是仅次于央视和上海文广的传媒集团,

并且,还自信地认为,总有一天会把“仅次于”换成“超过”。

与此同时,自05年分众上市至10年,浑水粗算分众“内部人士”已减持了至少17亿美元的股票,并且大部分是在08年之前高位减持,

而分众私有化退市时的总市值才不到27亿美元,17亿的减持套现额占总市值的近2/3之多。

狂欢之后的08年,对分众是一个多事之秋,

从金融危机,到315晚会对垃圾短信的曝光,始作俑者“分众无线”业务关停,到it厂商大幅减少广告投放,到9月乳业广告受“三聚氰胺”事件全军覆没,

舆论压力和业绩滑坡,这让分众股价在08年下跌85%。

而如果宁远没记错的话,2008年的年底,是新朗增发新股,收购了分众的楼宇广告业务,这也成为2008年互联网寒冬中最大的互联网并购案。

而这场并购宁远记得很清楚,是新朗通过像分众传媒增发新股的形式,完成的并购。而这其中,还有复星国际的参与。

因为更早的时候复星国际在二级市场持续吃进了百分之十三点几的股权,而在并购完成后,这些股权都成了新朗的股权,并且按照股权折算,只要复星增持到百分之十七左右,这些股权会成为新朗的第一大股东。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好时机。

此时的分众传媒,市值比起巅峰时候差不多只有五分之一。

整体估值只有十亿美元左右,而惊讶手里握着的光是美元和港币部分就足以全资收购分众传媒。

而分众传媒作为国内最大的广告商,媒旗下的分众楼宇电视、框架广告以及卖场广告、互联网广告业务、影院广告业务以及传统户外广告牌业务。

换句话说,每当电影宣传,游戏宣传,这些都离不开分众传媒的楼宇电视广告系统和影院广告网络。

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在于,分众的楼宇电视广告系统,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一二线城市的写字楼电梯。也就是说分众的广告投放直面的就是所有白领群体。这一部分人也是电影市场消费的主力军,并且还有电影广告网络。

一旦拿到这两个业务,也就代表着宁远把电影宣传的端口直接控制在手,这可是个大杀器。特别是在宁远手里的话。

想到这里,宁远拿出手机拨通了江楠春的电话。

而人在魔都的江楠春接到电话也是很意外,此时的他正在跟曾经的对手,现在的同事虞峰说着话。

看到来电是宁远之后,愣了一下,然后才接通。

几分钟后,江楠春听到挂断的电话,还是有些诧异。

看着虞峰投过来的问询的目光,江楠春解释道:“是宁远,想约咱们两国和近期见个面。并且直言是对分众传媒感兴趣。”

虞峰愣了一下,然后略一思索,说道:“宁远的银禾传媒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影企业之一,同时今年的两档节目又全部大爆。这其中电影和综艺宣传,都跟咱们的分众传媒有业务关联,宁远想要趁咱们股价下跌,整合相关业务,这到不是什么稀奇事。你怎么看?”

虞峰是目前分众传媒董事局联合主席兼任总裁,也是曾经聚众传媒的创始人,曾经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分别占据过内楼宇电视广告市场的半壁江山。

最后两家公司合并,也就造就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广告帝国分众出传媒。

而虞峰后来还跟马清扬一起成立可云峰基金,成为著名的投资人。

江楠春听到虞峰的话以后,想了一想还是没什么结果,“你让我现在说我也说不上来,还是看看宁远会给出什么样的条件吧。”

目前分众传媒的日子恨不好过,而且江楠春本人也大幅度减持分众的股票,目前他本人的持股不过百分之十左右。

与此同时,分众传媒的经营业绩也在遭受着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影响,广告营收出现颓势。分众传媒三季度财报时预测,2008年第四季度的总收入将在1.9亿至2亿美元之间,净利润预计将在6000万~6100万美元。这一预测远远低于市场分析师做出的营收为2.48亿美元的预期。分众的模式再受质疑。

而与此同时,新朗的会议室,cfo余正军和董事长王延、以及目前的ceo兼任总裁,也就是真正的掌门人曹会计也正坐在一起,他们的目光同样盯上了国内最大的线下广告商,分众传媒。

“曾经的分众传媒可是要号称收购我们新朗的,哈哈哈。现在我们则才讨论能够收购分众的可能性。真是时过境迁啊。”余正军笑着说道。

此前两年,当分众传媒股价摸高到60美元之时,曾经有传言称,分众传媒将会以换股的方式收购新浪。

在进入2008年之后,分众传媒股价急转直下,当真正可能发生时,买方变成了新浪。

王延则随口说了一句,“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说完后,还看了一样旁边正在喝茶的曹国维,也不知道他是否在感叹自己如今形同傀儡的位置。

作为曾经的创始人之一,王延在新朗的故事也是一言难尽。如今虽然是联席董事长之一,但是他不过是摆设而已。

后面有同样作为联席董事长,老谋深算的段勇基,前面台前有在新朗内部威望日隆的曹国维。

毕竟当初的盛大新朗收购大战,曹国维可是被视为击退新朗的英雄的。

而曹国维放在茶杯之后说道:“目前分众传媒的股价基本上跌到谷底了,我们手中的虽然有一部分现金,但是想要收购分众传媒,这部分现金肯定是不够,最好是通过增发新股的方式。”

王延听后默不作声,而余正军则提出质疑:“可是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如果通过增发新股的方式,那么就会对现在的股权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可不一定就是好事。”

新朗的股权太过松散,这对于管理层来说,是好事也不是好事,有利有弊。

而如果是分众传媒和新朗两家并购,整个股权的结构会更复杂,目前的所有大股东的股权持股比例会缩小,但是市值上却会增长。

不过增发新股的提议的这几个人并没有决策权。

毕竟目前的新朗,真正说了算的可还是段勇基那头隐居幕后的老狐狸。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