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吏部天官

“皇爷,这是通政司新递上来的奏疏。”

内阁大臣走后,通政司几十份奏梳就送到内阁,内阁看完以后,把奏疏送到司礼监,张宏和孙德胜抱着奏梳放到书案上。

“这些奏梳都说了什么?”

“皇爷,这些奏疏都是都察院和六科言官的,还是皇爷您亲自御览吧。”

朱翊钧感觉这些奏梳不简单,打开一看才明白,为什么张宏和孙德胜不敢说。

几乎都是弹劾张居正,少部分是弹劾张四维。

“臣,荆州推官魏允贞上疏:陈明有关时弊的四事。”

“自居正窃取权柄,吏、兵二部升迁,授职须先报告他,所任用的都是与张居正有私交之人,今上应当与辅臣好好考察两部的负责人,让他们有自己管辖的事宜,使辅臣不要侵犯部臣的权力而谋取私利,部臣不能乘辅臣的空隙自行其私,则官风自会整肃。”

“自张居正之子张嗣修得中殿试一甲第二,士林议论不止,科举乃国之重器,岂可私受之,士林议论

江西临川汤显祖因不受张居正所喜,两科不中,科举蹉跎,今上不得不警!”

“请从今天开始辅臣子弟中了进士,等到离职后才允许参加廷试,或许可以使宠幸之门稍有杜绝。”

“自从张居正讨厌听到正直的言论,每遇到科道员有空缺,都选择才性便于利用,善于谄媚,迎逢之人授给,致使正当的言论听不到了,从今开始考察,选任官吏时,今上应该严厉告诫有关部门,不要重蹈故辙。”

“自从与俺答互市以后,边备松弛。边军的月饷,克扣一半以充市场赏赐,又克扣另一半给达官要人,士兵无隔夜之粮,怎么能抵御边寇呢?来自辽东的战功,其到了令人惊异的程度,军队的声誉日益振奋,而人口天天比过去有所减少,奏报失实,升迁出格,赏罚无章,何以能卫国?”

“孙德胜,把魏允贞简历拿来,朕要一观。”

虽然魏允贞有些愤世嫉俗,弹劾确实说到点子上了,阁、部之争由来已久,内阁有些时候确实侵占六部权利,特别是现在张居正任首辅,他领吏、兵二部,张四维领工部,张学颜领户部,原来申时行领礼部,只有刑部没有被侵占,这还是严清是个倔老头的原因。

哪怕张居正也要被严清怼。

最重要是边军克扣军饷,这在大明是常态,明年兵部几百万两砸下去,边军战斗力一般,全被各级军官克扣了,特别是山西和辽东。

朱翊钧发现只有刑部权利没有被内阁侵占。

严清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张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怎么说也是张居正的前辈,在大明官场,论资排辈是常态。

“皇爷,这是魏允贞的简历。”

魏允贞大名府南乐县人,嘉靖二十一年生(今年三十七)万历五年进士,观政后授职荆州推官。

去年授的从六品推官,只是一个闲职,没有实权。

“现在几时了?”

“皇爷,已经酉时初刻了。”

“召:吏部尚书王国光到西暖阁觐见。”

朱翊钧看魏允贞奏疏有些意思,让他先去山西历练下,光说不做假把式,先管理一府看看,把大同府交给他,看他能做出什么成绩。

趁着空闲朱翊钧把大部分奏疏看了一遍,几乎都是攻击张居正的,甚至说山西灾情就是张居正的责任,这些言官现在还不敢攻击朱翊钧。

大明奏疏就这样,先对你来一发人身攻击,最后再说事,几乎都是这些论调。

这让朱翊钧想到了王安石变法,北宋一副《流民图》把王安石拉下相位,现在山西灾情,张居正也面临王安石的困局。

朱翊钧可不是宋神宗,现在后宫也不是北宋的后宫,他在皇宫内有绝对的权利。

“臣,吏部尚书王国光拜见今上!”

“王卿快请坐。”

“谢,今上!”

王国光也是须发花白,今年已经六十八,万历五年由户部尚书改任吏部尚书。

“王卿编纂《会计录》朕看过,这对大明是千秋之功,朕已下旨户部,订正卿所进书册,编修成帙,此后全国通用。”

王国光听到朱翊钧这么说,很是高兴,古代官员最好名,能够流芳百世,这对他们来说,比钱还重要:“编著《会计录》乃臣应进之事,今上能一观乃臣之荣幸。”

“王爱卿休再谦虚,今个朕召你来,有事与你商议,现在山西官员裁撤几十人,需要填补上去,朕有几个名额,要让爱卿举荐。”

朱翊钧不想和内阁因为官员争论,张居正等人这次肯定要举荐自己人,朱翊钧要拿下一个知府,还有一个知县,让王国光替他举荐。

朱翊钧也知道王国光是张居正的人,现在朝野议论纷纷,没有朱翊钧替张居正说话,张居正很快就会下台。

山西灾情这么严重,朱翊钧只要把锅扣在张居正头上,各地弹劾的奏折,就会像雪片一样,飞到京城中。

聪明人不必多说,孙德胜把名单递给王国光,后者很快放进袖子里。

王国光已经六十八,现在还不祈求归田园居,就是想摸到大学士的门槛,最后在内阁待一年,再回老家。

位极人臣,最后留个好名声,这是古代官员毕生梦想,朱翊钧了解他们的心思。

“孙德胜,命将作监打造一副眼镜,尽快送到王爱卿府上,朕的爱卿公忠体国,要打造精良。”

“皇爷,奴才领旨,打造完奴才亲自送到王天官府上。”(吏部尚书雅称天官)

“老臣,谢今上!”

“王爱卿退下吧。”朱翊钧一摆手,王国光一拜,缓缓退着出西暖阁。

小恩小惠对朱翊钧来说不算什么,对这些老臣来说,很重要,说明今上一直记着他,说明他还受宠。

朱翊钧的名单王国光没有反对,张居正也会给他个面子,利益交换再正常不过,明着是朱翊钧派庞尚鹏到山西,朱翊钧暗着让魏允贞出任大同知府,从六品提拔到从五品,还有一个正七品知县。

山西布政司、都司这两个大员由内阁举荐,按察使由都察院举荐。

太原知府、潞安知府、辽州知州、雁门道等官员,几乎被内阁、六部、九卿瓜分。

这是官场潜规则,朱翊钧也没有这么多人可用。

只要不是太过分,他都会睁一眼,闭一眼。

“皇爷,锦衣卫报:海瑞已到京城外驿站,明天就到京城。”

“朕知,告诉锦衣卫,保护好海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