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带来的新鲜感褪去,牢不可破的铁饭碗瞬间被打破。
如今迎来了声势浩、大席卷全国的下岗潮。
让很多底层工者手足无措,原本的分配工作被打破,照顾职工子弟的政策也一改常态。
沈建设记得,在一部小说——《聋哑时代》中主人公之一李默的1997年夏天。
书中描述的父辈和许多社会主义工人一样,少时进了工厂,捧上了国家的“铁饭碗”,准备按部就班地过完一生。
但却猝不及防的,在那个属于工人的黄金年代,碰上了厂子关停、工人遣散的时局。
一种名为“时代”的力量兜头罩下,他们还来不及想,就走上了自由经济之路。
以往投机的行为,变成了合理合法的行业,延伸出了各行各业,以往他们最看不上的事,不曾想有一天他们迫于生计也赶上了。
例如——卖茶叶蛋、搞批发、摆地摊、走街串巷当货郎。
甚至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停薪留职,人到中年,从新开始找出路,再创业。
从90年初到末,“下岗”一词作为一个正式概念被提出来,工人饭碗不保,铁饭碗被打破的阴云,几乎覆盖了整个90年代,并延续至21世纪初。
光是199年到2002年,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就精简了上千万的职工,数不胜数。tehu.org 火鸡小说网
中央与各地安置下岗工人的举措不断的出台,却还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就业的难题。
一些人离开了原单位后,有人大展宏图,高升远走,有人也有安稳的生活走向疲于奔波,也有人因为被辞退,生活从此潦倒惨淡,拖家带口,郁郁平生不得志。
头一批下岗的工人年龄大多是四五十岁,为新人让路。
到后来随着他们的老去,那段过往似乎快要成为改革的历史“阵痛”。
然而疼痛已成为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底色。
无论走了多远,那些人的影子永远落在厂房的废墟上。
在计划经济发展的时代,进工厂,当工人,就有粮吃,有衣穿,逢年过节有补贴,生老病死有人管,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如今,国家与工人之间的终身契约关系,再被引入劳动合同制后,这种关系就在逐渐的削弱。
正式职工还是香饽饽,难度也越发的大。
90年代的中期,又再次出现了“二保一”、“一家两制”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双职工家庭下一个、留一个。
一个进市场,一个保体制,让家庭有一份保障。
普遍的双职工家庭,保工资更高的职位,放弃工资低廉的岗位。
下海经商创业的,普遍也是男子比较多。
沈建设想起这些,内心一片感慨,他虽然没有太大的能耐,但也想尽力的去帮扶那些人,拖家带口的。
没了工作,一大家子人很难生活下去,心里也一直盘算着这件事,接下来的日子沈建设也并不清闲,忙碌的很,。
国内国外倒腾跑,组织下岗的食堂职工进行再就业。
沈建设提前让大哥跟胡同串子里的人说,等沈建设回去的时候,报名的人寥寥无几,没多少个,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妻儿老小都在京都,就想在本地找份工干。
沈家的四合院内,许多人聚集在院子里,“建设啊,你真能帮我们找到工作?”
“我说的工作岗位,我大哥应该同你们都说了,往返的车票给你们免费,到那里以后,也会给你们安排住所,你们就过去做饭,还是和你们的本职工作一样。
待遇和原本相比,只高不少,如果移居过去,还能享受当地的福利政策,也算是正式职工。”
沈家四合院内,阳光斑驳地洒在青砖灰瓦上,众人坐或站,脸上写满了疑虑。
沈建设站在院中央,手中紧握着一份名单。
他提高嗓音,“大家自己好好考虑,是继续留在这勉强糊口,还是出国拿高薪水,都是你们个人的选择,不强迫你们。
我知道,让你们离开熟悉的土地去远方,确实不易。
但那边正缺像你们这样手艺好的食堂师傅,待遇优厚——
来往的车票我负责,到了那边,住宿安排妥当,妻儿老小虽暂时分离,可等你们站稳脚跟,接他们过去也不是不行。”
“咱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胡同里,都是老京人了,哪能因为下岗,就抛妻弃子,背信弃义,跑到国外去嘞。”
一男人揣着双手,一脸不满的看着沈建设,在他眼里,沈建设也不是啥好人。
“说话别那么难听啊,不愿意去,没人强迫你们。
我小弟也是为了你们好,别的胡同大院我们还没通知,优先紧着你们,也是考虑到大家是街坊邻居这点。”
沈建设闻言,眉头微蹙,但语气依旧平和:“这位大哥,您这话就重了。
我不是要大家背井离乡,只是提供一个机会。
日子要过,孩子要养,眼光得放长远,往前看。”
“我理解您的顾虑,但机会摆在眼前,错过了,可能就难了。
大家伙儿,都是老街坊,我怎么会害你们。”
“真要是为我们好,就应该在你们家的工厂给我们找个现成的活。”
“马老六,你别没事找事,这说风凉话,不乐意就当这话没说过。”沈建中也来气了,这些人真是越发的得寸进尺。
“是好事,怎么不紧着你们家的孩子啊,一个个也老大不小了吧,现在不能进厂,有这机会,咋不让他们也去啊?
就来忽悠我们,给你们打工卖命,钱全进你们兜里了。”
马老六一脸不屑,话语中带着几分挑衅,双手叉腰,站在沈家四合院的中央,格外刺眼。
沈建中闻言,脸色微变,但随即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正要开口反驳,却被沈建设轻轻按住肩膀。
沈建设缓步向前,目光直视马老六,声音沉稳:“我家的孩子,自有他们的路要走。
这机会,我愿与众人分享,并无半点私心。
你若不信,大可不去,但请别污蔑我的好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