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全鱼宴

第二天早上,石母便把要送出去的东西送了出去。当然送给梁家的东西还是由石朝海去送,这也是石母让大儿子跟梁建军接触的一个笨办法。

只是可惜了石母的一片良苦用心,石朝海始终不愿在公社打杂。

梁建军又是了解石朝海的,既然石朝海不愿,他便顺水推舟搁置这事。

石朝文为了让梁建军把自行车收下,嘱咐石朝海,就说家里自行车有两辆,这是借给梁建军的。这样就能消除梁建军的顾虑。

石朝海虽然厌烦石朝文的叮嘱,但是他到底不是以前的石朝海,知道这话说的在理,便应了下来。

石朝文又怕梁建军因为午收在即没时间来吃中饭,又对石朝海说:“我大哥,你到他家就说我带回来的鱼里有‘长江三鲜’,要是错过下次再想吃就不容易了。”

石朝海奇怪地问了一声:“‘长江三鲜’!那是什么东西?还要特别说吗?”

“长江三鲜”这个名词,这时代别说是一个农村人,就是城里人听过的也是极少。知道这个名字的,除了厨师、学者、过去的有钱有势的人,其他人可没机会听说。

于是石朝文便简略地给石朝海普及了一下“长江三鲜”是哪几种鱼。

这时全家人全都伸着耳朵在听。

石朝海听石朝文说完,兴奋地说:“小黑你说的河豚是不是‘拼死吃河豚那种东西?”

见石朝文点头确认,石朝海更激动了。只听他又说:“你带回来的还有那东西。听说那东西特别好吃。”

说到这他竟有些迟疑,然后忍不住问:“小黑,吃那东西真能吃死人?我们吃该不会有事吧?”

石朝文知道其他人都在听着呢,便奈心地解释:“放心好了,都是我师傅亲手处理好的。不过那东西真的有剧毒的,若是手艺差的,处理不好吃死人很正常。”

石朝海推着后支架挂满东西的自行车到梁家时,梁家正在吃早饭。

公社大院里凡是见到石朝海的人就没有不多看几眼的。当然看的是那辆暂新的自行车。

石朝海到的时候,正吃饭的梁建军一眼就看见。梁建军把筷子一放站起来客气地冲石朝海说:“赶的巧了,我们也刚吃,快来一起吃。刘颖,去盛饭添一双筷子。”

别看石朝海在家里霸气,在生产队也是一副能人模样,在梁建军面前却小意的很。

石朝海推辞说:“别麻烦,梁叔。我是吃过饭才过来的。”

刘颖也打着招呼:“海子,真吃过了没有?真吃过了呀!你快进来坐,别站在门外。”

石朝海一副腼腆的样子客气地说:“梁叔你们快吃饭吧,对我还这么客气干什么呀!是这样的,小黑昨晚回来了,带了一些东西回来,今早便给你们家送来。”

梁建军惊喜地说:“原来是小黑回来了!他这一去四个多月,还真有点想他呢。你家就是客气,我这可跟着沾了不少光。”

石朝海提着东西进门,把东西放好才说:“一直以来都是你们送我家东西,这次算是我们家回礼。梁叔,你每次到其他大队都是骑一辆旧自行车,门外的自行车是借给你的,新车也省力气。”

梁建军自然懂得所谓的借就是托词,就是送的,当即推辞说:“其它东西我就收了,自行车就不用,这么贵重的东西留着你自己骑吧。”

梁建军倒是没有客气的意思,就是因为自行车确实太贵重。

石朝海听梁建军这么说,便解释说:“小黑带回来两辆自行车呢,我们家里还有一辆,所以梁叔就不要客气。”

梁建军是真的不想收下这辆自行车,可他在准备继续推辞时,在喂梁诺吃饭的刘颖忽然插话说:“建军,海子都这样说了,你就收下吧。正好你骑的公社的那辆自行车也能让出来给别人骑。”

说着向梁建军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东西先收下来,等下她有话说。

石朝海见梁建军不说话,知道他已同意收下。又指着一包东西说:“这包东西说是小黑师姐送的,点名要家里识字的女人拆,小黑特意让送过来的。”

刘颍听了感到很好奇,站起轻触包裹,也感觉不到究竟是什么东西,看似随意地问:“他师姐送的?还第一次听说呢。小黑是不是有很多师兄师姐啊?”

石朝海摇摇头说:“这事我也不清楚。不过这次小黑带回的东西不少,说全是他师傅师娘和师兄师姐送的,想必人数应该不少吧。”

说到这石朝海现出特别高兴的神色,说:“还有一事跟你们说一下,小黑这次带了一箱子鱼回来,中午请你们吃全鱼宴。小黑说里边有‘长让三鲜’,你们中午一定要去啊!”

石朝海事儿一说完便告辞走了,毕竟人家早饭还没吃完呢,他就是想多留下和人家说话,可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再说等下梁建军去他家吃饭,谈话时间还没有?

石朝海一走,梁建军便问:“刘颖,你为什么使眼色让我收下自行车?给人的印象多不好!”

刘颖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你呀,就是太过方正了。海子都说是借的,你有什么可顾虑的?我们又不会给他家开后门办违法乱纪的事,纯粹是两家的礼上往来,你要是还推辞,就显得两家生分。”

“说的也是啊!是我脑筋有点死。”想通了这点,梁建军没有纠结自行车的事。

忽然问:“刚才我见海子说长江三鲜这个词时你眼睛忽然一亮,怎么回事,那东西很有名吗?我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

刘颖翻了一个好看的白眼,然后给梁诺擦干净脸,教训起小儿子来:“小诺,你以后可要多读些书才行,学校的知识学好了不妨多看些课外书。省得像某个人一样,当时还嘲笑我看闲书,这会却要来问我。唉!这就是学问少的原因啊!”

梁建军知道妻子这是借训儿子的机会暗讽自已呢,他不但不生气,反而颇为知趣地凑上去说:“哎呀!我向你不知道都道过多少次歉了,你要是气还没消的话,我再次向你道歉。

我那时就是年少轻狂,不知知识对人只有少没有多的。这时才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你一定知道‘长江三鲜’是什么意思,你就告诉我呗!”

刘颖见丈夫对自已伏低做小,心中颇觉满意,便横了梁建军一眼。

只是梁建军非但没有感到不好,反而觉得妻子这时真的有一股说不出的风情。

他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可回头看看大门敞开,这还是早上,小声嘀咕一句“你就是个妖精。”

刘颖听丈夫这么说,非但没着恼反而心中得意的说:“瞧你那德行!”

然后话头一转说:“这‘长江三鲜’指的是长江里的三种洄游鱼类,他们平时生活在大海,只有在繁殖期才会溯江而上在淡水水域繁殖,然后又游回大海生长......”

一通介绍,刘颖见丈夫听的入神,心中不免得意,便问:“知道鲥鱼为什么叫鲥鱼吗?”

见丈夫摇头,便接着说:“这是因为鲥鱼只在每年的夏初才会从大海游入江河,过了这个时间段就没有了,所以称为鲥鱼。‘长江三鲜’里边的刀鱼和鲥鱼出水即死,所以运输时必须冰镇才行。”

然后刘颖又一通说辞,从苏东坡的“拼死吃河豚”,到过去的文人墨客及达官贵人对“长江三鲜”的追捧,听的梁建军有点如痴如醉。

听到最后,梁建军感慨地说:“听起来这‘长江三鲜’竟然是鱼中的极品,想必口味一定挺好。我原来还打算去村了转转中午可能会迟一点回来,今天我也懒政一下,早点回来。不然错过了今天,以后可能就没机会吃上这‘长江三鲜’啦。”

石母今天又是风光无限的,家中就没有断过串门的人。其实不但是石母高兴,其他人也高兴。

石朝文带回许多好东西不说,关键家里的生活水平又会和以前一样。

每次石朝文去学艺,家里的生活水平便会直线下降,他们心里既盼着石朝文不要出去,又知道那样想是不应该的,心里真的好矛盾啊!

石家堂屋的桌子上摆着几盒本地的高级香烟“团结”,已有三盒变成空盒子,屋子里烟气很重,可里边几个人依然在吞云吐雾并高谈阔论。

主要的声音有两个,一个来自石朝文的大伯石德高,另个声音是梁建军。

这时就听石德高在那说:“梁记,你不知道我一听说‘长江三鲜’里有河豚鱼,我就知道我们今天口福不浅。

那东西要是不好吃,怎么会有人拼死也要吃呢?

就是看见刀鱼有点失望,那东西我们淮河里也有,叫苗刀鱼。就是苗刀鱼长不到那么大。这东西还能是好东西?我觉得那东西肯定是有人吹出来的。”

说着他还摇了摇头以示不屑。

石德远本来话就不多,按规矩小一辈没资格接石德高的话,现场几人虽然对石德高的话不以为然,都没开口。

石德高是对梁建军说的,虽然梁建军心中对石德高有些腻味,但还是接口说:“老哥这是不了解呀!淮河里的苗刀鱼是淡水鱼,淡水里生淡水里长;而长江刀鱼却是洄游鱼类,就是每年下籽的时候才会从大海中游过来,鱼出生后又会游到海里去长大。

河豚和鲥鱼也是这样。

所以,你说的苗刀和长江刀鱼是两回事。”

梁建军仿佛打开了话匣子,继续说:“知道江刀为什么比湖刀好吃吗?”

石德高捧哏似的问:“梁记知道?快给我们说说,让我们也长长知识。”

梁建军大话说出口,想起这些知识还是早上听妻子说的,下意识看了一眼门外树下正和几个妇女说话的刘颖,心中感觉有点虚。

话不多的石德远好奇地问:“梁记,我看那鲥鱼,就像鲢子鱼似的,那东西是不是也有什么说法?”

梁建军侃侃而谈:“看到处理好的鱼没有?刀鱼和鲥鱼的鱼鳞全能吃,所以不用去鳞。这两种鱼清蒸和红烧都是美味。

江刀之所以比湖刀好吃,那是因为江刀是在海里长大的,它的肉质和湖刀有点不同。

在海里捕捞上来时,它没有湖刀口味好,但是当它游到江里后,江水可是淡水,江刀身体里的盐分便会被排除体外,这时江刀的味道就比湖刀好了。

还有,鲥鱼之所以叫时鱼......因方这种鱼从古至今都比较少,味道又好,封建王朝都是做为贡品的。

有一句话就是形容鲥鱼好吃的,‘红烧鲥鱼两头鲜,清蒸鲥鱼诱神仙’,从这一句话你们就能想到鲥鱼有多好吃。”

其他人听了梁建军的话,心说:我的乖乖!弄了半天鲥鱼以前还是贡品,这下中午是真的有口福。

石德远感叹一句:“都是贡品了,味道肯定差不了。不然皇帝老子也不会要它啊!”

还没开吃呢。气氛已经被梁建军给说的热烈起来。

因为许多鱼家人不会做,所以今天石朝文主厨。厨房里是石朝霞和梁嘉慧打下手。为了烧菜快速,家里的两口锅只烧菜,饭在石朝文大伯家做,反正他家所有人全过来吃。

石朝文为今天准备了十几种鱼,主打“长江三鲜”。谁让就它们名气最大呢!

当然还有一种鱼的名气大,就是数量太少,石朝文都还没有舍得吃呢,一直在空间里繁衍生息。这种鱼就是“鲈鱼莼菜”中的四腮鲈鱼。

其它的鱼,像是老鼠斑、多宝鱼、黄花鱼等一些后世很有名的鱼全有。只是很可惜,现在它们还名声不显。

以石朝文的厨艺,清蒸和红烧还行,其它的他还真不在行。

天近中午时,两大桌子菜已烧好。

大人一桌,小孩子一桌,全都显得拥挤。

可这时谁又会在呼呢?有这么多好吃的,可以敞开肚皮吃。特别是石德高家几个儿女,就没有一刻把筷子放下的,一个劲地往嘴里扒拉。

于是很快的,小孩子的一桌菜被吃的连汤水也没有剩下,然后一窝蜂的散开。

石朝文估计,他们可能没两个人能说出东西真正的滋味。因为在大伯家孩子带动下,不说石朝霞姐妹了,就连嘉慧都放下斯文。

手慢了是真的吃不到。

小孩子结束的快,大人那一桌要好许多,毕竟有梁建军两口子在呢,其他人哪怕嘴馋的要死,装也要装的斯文些。

再说男人们在唱酒,女人们原本是不在那桌吃的,还是梁建军夫妇硬劝的,石母她们才上的桌。

事后张小云抱怨说这次吃饭太拘束。倒是石母已经习惯有客人时上桌吃饭,表现的比两个嫂子强。

不过石母也有遗憾事,像这种场合做为男主人的石父不在家,酒桌上竟是石德高像主人似的。

酒足饭饱之后,稍微闲聊一会儿梁建军和刘颖起身告辞。

只听梁建军对石朝文说:“今天沾了你的光,吃到了久负盛名的‘长江三鲜’,真的是名不虚传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