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天气逐渐凉了。
御花园里果实累累。
内阁里,首辅夏言和次辅杨一清睁大了眼睛。
原本他们以为哪怕放开漕运,不会有多少效果。
可是,漕运改革两个月后,一个个数据让他们瞠目结舌。
自从商人可以使用大运河后,大运河突然繁华起来。
一半多做南北贸易的商人不再走陆路,而是改成走大运河。
按照商船的货物收税,两个月下来竟然收到了二百六十万银子!
恐怖!
这是一个无比恐怖的数字!
以前,大运河是朝廷所有,商人不许走,税收是零。
自从大明立国起,朝廷都觉得商业没有生产,属于投机。
所以,朝廷一直以来的国策都是重农抑商。
并且把商人的地位压到尘土里……
士农工商中的商,也称之为贩夫走卒。
可是现在的现实是,商业可是暴利中暴利!
首辅夏言和次辅杨一清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火焰。
商业改革的成功,让他们两个内阁重臣认识到了商业的重要性!
他们看到事实的数据,才明白了皇帝商农并举国策的犀利!
有银子了,万事好办!
————
次日。
早朝。
首辅夏言把商业改革后的收获说了出来。
朝堂哗然!
迅疾,朝堂上分了两派。
虽然内阁首辅权力熏天。
可是,大明朝的官保守派极多,并且悍不畏死。
别说怼首辅,就算怼皇帝也是家常便饭。
很快,宣政殿上吵翻了天。
其中保守派占据了成,真正发声支持改革的也只有两成。
那些反对改革的大臣认为重农抑商是太祖制定的国策,岂能随意改革?
农业才是立国之本,如果全民经商,谁来种地?
改革派虽然人数少,却非常坚决,他们反驳不是放弃农业,而是农商并举。
农业固然重要,但是商业可以让帝国更加富裕,能充实国库。
发展商业不仅能国富兵强,还能让天下苍生多了一条路。
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有多少收入?
如果坚持独尊农业,税收永远上不去。
两派人马吵得口水横飞,互相就差扭在一起了。
看到这一幕,御座上的朱厚熜不禁叹了一口气。
随后轻咳一声,身旁的近侍太监心神领会,喝道:“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一瞬间,所有大臣都闭嘴了。
朱厚熜缓缓开口说道:
“朕意已决,商业改革刻不容缓,这是朕之旨意,任何人不得反对,若有抗旨,族!”
轰!
无人敢走出班列劝谏。
他们知道,小皇帝决定了的事,还没有一次更改过。
并且说族就族!
刚刚登基时发起的反贪风暴,已经让他们见识到了当今天子的铁血意志!
旨意川大下去后,哪怕再反对的大臣都只能执行。
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并且还要实实在在不打折扣的执行下去。
宣政殿上,签到声响起!
“叮咚,签到成功,奖励新式战舰火炮!”
“相比虎蹲炮,新式火炮炮筒更加致密,射程提高三倍,威力更大!”
现在鸥洲诸国早就开启大航海,凭借着船坚炮利横行无忌于大海,势力到达南洋。
朱厚熜也想经略南洋,那里本来就是大明帝国的疆域之内!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可是,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大明帝国只能望洋兴叹。
现在,大明帝国的商业改革已经扬帆起航。
虽然反对的大臣占据大多数,但是大明皇帝乾纲独断,一言九鼎。
无人敢明着反对,不理解也要推行改革。
否则全家乃至全族,人头落地!
没有铁血的手腕,办不成大事。
朱厚熜深谙其道,他不怕被人背后骂暴君。
芸芸众生,庸庸碌碌之辈,岂能知道朕之雄才伟略?!
退朝之后,朱厚熜从脑海里取出签到的奖励,新式火炮图纸。
接着命太监取来笔墨纸砚,摊开宣纸,朱厚熜提笔在宣纸上一笔一画的勾画起来。
符之图样的还有各种制造参数,设计数据。
“传旨,把这到密旨百里加急交给水师提督戚继光。”
“遵旨!”
朱厚熜将新式火炮图纸夹在密旨里,命西厂番子送到塘古港。
…………
塘古港。
戚继光正在日夜训练水师。
最近一段时间,大明水师经过扩充,已经初具规模。
水师人数从三千人飙升到三万人,其中水兵一万,水手两万。
毕竟现在提供给大船动力的不是机械,而是人工,还有洋流和风。
戚继光派出上百个斥候,潜入东瀛,刺探着东瀛的各种情况。
东瀛的战国时代已经即将结束,织田信长在众多大名中脱颖而出。
陛下曾经告诉过戚继光,织田信长是他的劲敌。
戚继光正在琢磨如何下一步如何攻略东瀛时,西厂的番子已经手持密旨到达塘古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