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7 凯旋和爵位制(第三更)

文易率领舰队一路返回东宁岛,受到了热烈欢迎。

全岛百姓几乎都来了,就连纵谷平原养马场的人都被叫过来了。

晋安县和阆湖那边毕竟名义上还是晋国的土地,不敢那么高调,但也把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叫了过来。

五六万人齐聚码头非常的壮观。

这么做倒不是为了拍文易的马屁,而是有目的的。

对于参军的将士们来说,这是他们应得的荣誉。对于百姓来说,参加这样的大型活动能增加认同感,提高团队向心力。

对于国家来说,自然是提高了凝聚力,强化了统治。

百姓们大多并不知道燕国是什么,也不知道他有多强大。没关系,有人专门来告诉他们这些。

覆盖到每一个乡村的学政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老师们全都变成了宣传员。

燕国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多么多么厉害,多么多么恐怖,你们之所以成为流民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

先是渲染对方的强大并制造仇恨,然后再告诉他们国主亲征燕国就是为了讨伐无道为他们报仇。

什么,你不信?我唐国远在天边和燕国往日无仇近日无怨,为什么要打他们?

国主对你们不好吗?给你们分粮食,免费让你们孩子读书,给你们免税……全天下有这样明君吗?

做人要讲良心呐。

一番话下来,那些人基本都很惭愧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然后……这一仗打的多辛苦多么不容易,但在英明神武的国主带领下,我们依然全歼了燕国大军还烧毁了对方的大营,获得胜利……

这种方法二十一世纪的人会觉得很眼熟,但效果是真好用。

百姓普遍产生了同仇敌忾的心理,对这一场战争有了认同感,这一点通过他们迎接‘王师凯旋’的时候激动的表情就能看的出来。

而归来的将士们这辈子哪享受过这种待遇,也同样激动,荣誉感和国家认同感油然而生。

在这样的国家真的是太好了。

文易个人的威望也再上新高,这会儿要是有人说造反,估计百姓会第一个跳出来灭了他。

欢迎仪式结束还不算完,每一家每一户都发放了奖品,说是国主奖励给大家的。

每家一套青花瓷茶具,一个壶五个杯子。

百姓们就算在没见识也知道这东西的价值,瓷器,多少人活一辈子可能都没机会摸一下的好玩意儿。

现在免费给一套……国主万岁啊。

在一声声呼喊声中,兴奋的百姓们各自散去。离的近的自己回家,离的远的衙门负责送。

一场盛大的全民欢迎仪式就此落幕,皆大欢喜。

百姓是走了,凯旋仪式却并未就此结束,或者说才刚刚开始。

国家大事在戎在祭,打仗出发前要祭拜天地祖宗,祈求保佑打胜仗。

凯旋归来自然要再次祭拜还愿。

先去天坛祭拜了昊天上帝,又去宗庙告诉祖宗打胜仗了。

祭祀结束就是犒赏三军,这次文易没有玩虚的奖励吃的或者瓷器什么的,直接奖励黄金。

普通士兵每人一枚重一两的金叶子,将官根据级别不同金叶子重量也不同,上面还有特殊标记。

正面是‘唐国’字样。

背面是:贺胜燕,开元3052年11月12日。

这一轮奖赏下来差不多花费了一万两黄金。

不过对于现在的唐国来说也就是国库存量的十分之一不到,能负担的起。

真金白银的赏赐比任何话都管用,全军士气再次高涨,山呼国主万岁。

最后就是赐宴,唐国几乎所有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来了,大家吃喝到三更天才尽兴散去。

文易始终保持着滴酒不沾的习惯,即便是这次庆功宴也同样没有破例。以他的身份地位也没人敢劝他的酒,所以他非常的清醒。

在内侍的引导下回到后宫,见到了早已等待多时的谢道韫,奶妈很懂事的抱着小鲤离开了。

文易一把把她抱在怀里,道:“让你担心了。”

谢道韫没有说话,使劲把自己缩进他的怀里,夫妻俩就这样默默的待了许久。

直到文易打了个哈欠,谢道韫才羞赧的道:“我服侍您沐浴更衣。”

后面的什么鸳鸯浴滚床单之类的就略过不提了,反正第二天文易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群臣都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就算眼睛里最容不下沙子的甘宪都没有说什么要节制勤政之类的话。

然后大家就一起忙碌,第一件事情就是核算军功,后续提拔晋升之类的这些都是重要依据。

“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爵位制,但总有一天会有的,到那个时候军功就是重要依据。”

“哪怕他们战死了,只要功绩足够也可以获得追封,所以你们一定要仔细核算。”

“为了防止意外,军功簿一式三份,一份存放在枢密院,一份存放在宫内,一份存放在秘书监。”

这个秘书可不是后世常说的那种秘书,而是秘密文书的意思。秘书监就是掌管秘密文书的部门,类似于档案馆,归属三省管辖。

军功簿一式三份分开保存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意外损毁或者有人故意销毁数据。

听到文易这么说,所有官员都露出兴奋的表情。

他们跟着文易一起建国图的是个什么?

除了甘宪敢拍着胸脯说为了实现理想抱负,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封爵对他们来说就是最高追求。

以前国家刚刚建立实力弱小,谁也不知道唐国能维持多久,也就不在乎什么封爵不封爵的。

现在情况有些不同了,唐国蒸蒸日上连燕国都敢斗一斗,眼看国祚稳固,有些东西自然也是时候考虑了。

身为臣子主动提爵位制度不太好看,现在文易主动提起,就显得君臣相得了。

虽然文易没有直接就推行爵位制度,但也给出了明确的说法。等国力再强一点,占领的土地再多一点就封。

也不用害怕活不到那个时候,从现在就开始记功,等到封爵那天人不在了也可以凭借功劳簿追封。

自家的子孙也能跟着受益。

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大家的干劲就更足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