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道教新框架

宗教革新涉及的东西非常多,最主要的还是宗教典籍的编撰和重新解读。

尤其是道教这种教义本就不全,但相关典籍却非常多的教派来说最是麻烦。

别的不说,仅仅是对典籍进行修正就是一件繁琐的事情。别说一个月,一两年能完成就不错了。

如果道教是完全独创的宗教还好说,按照自己的意思改就可以了。

可是它背后还站着道家,修改典籍的时候必须要考虑道家的想法。

改的不好道家肯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有这个约束在,就注定了道教的典籍革新是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文易不可能帮他修改典籍,最多就是告诉他该怎么做,然后帮他制定一个框架。

后续他们按照这个框架把各种典籍装进去就可以了。

他先是花了五天时间,把自己知道的关于宗教的一些知识告诉了杜子恭,后面就是在制定这个框架。

这个框架包括核心宗旨,也就是如何实现精神寄托和终极关系这个目的。

如何更有效的传教……以前那种自然无为是肯定不行的,你都出世了还怎么传教?

所以必须要改无为为有为,只有入世才能传教。

但黄老之学的根本就是无为而治,把这个改了还叫道教吗?恐怕到时候道家第一个就不愿意了。

最后文易用道德经里的一句话解决了这个问题: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在符合‘道’的情况下无所不为,这是老子亲口说的。

我道教用‘道’来解救众生,也是守‘道’而行,所以我们要入世要解救苍生。

他们还借鉴了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此时儒道已经有了合流的趋势,借用儒家的思想也不怕被人喷。

文易还插入了一个概念,众生平等……虽然是佛家的思想,但确实很优秀,拿来用用完全没问题。

只是他们在这里对‘众生平等’的出处做了另外的解释: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既然大家都是刍狗了,自然就是平等的。

除此之外还有斋醮仪式,包括正式祭祀时候的礼仪和步骤,平时在家祈祷的时候如何做。

这里文易和杜子恭产生了一点分歧。

杜子恭坚持跪拜礼,文易坚持只需要鞠躬或者闭目默默祈祷就可以了。

双方各执一词谁都说服不了谁,最终只能各退一步。

正式的节庆祭祀时就行繁琐礼,平时随便不做任何约束,只需虔诚即可。

还制定了道教徒需要遵守的教规,这里多借用了儒家的忠孝仁义等伦理道德,强调忠孝为先。

还有丧葬制度,提倡简葬节葬。

金银财宝等等都是人间的财富,是用来造福人间的,试图把它们带到阴间会折损阴德。

陪葬的财宝越多折损的阴德就越多,很可能会因此变成负的阴德到地府后遭受折磨。

转世的时候投入贫寒之家,甚至投生成畜生。

用人陪葬更是大忌,必定下十八层地狱,投胎也只能投畜生道。

就在框架快要制定完成的时候,孙泰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帝王怎么办?

难道他们死后也要和普通百姓一样,被拘魂、喝孟婆汤、接受判官审判?

文易和杜子恭都愣了一下,然后不得不夸赞他一声,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也太及时了。

否则等传教的时候有人用这一点攻击道教,还真可能出问题。

又到了文易发挥想象的时候了,思索过后给出了解决的方案。

帝王代天行使权柄气运加身,万法不侵鬼神难近,死后灵魂不入地府,而是接受人类先贤的审判。

人类历代先贤死后因为功德深厚都去了第三十三重天,长生久视万劫不灭。

燧人氏、神农氏、伏羲氏、黄帝等等都在第三十三重天,由他们来评定帝王的一生功过。

功德深厚者留在三十三重天享福,昏聩无道者削去一身气运打入地府和普通人一样接受审判。

这里特别强调了君权天授,天指的是道而不是神,神灵也只是天道运行下的一部分而已。

皇帝也不用求仙问道吃什么仙丹,这些东西是给普通人用的手段,对皇帝无效。

天给皇帝的任务是治理国家,让天下万民安居乐业,也就是积累人道功德。

只要完成这个任务积累了足够的人道功德,死后就可以去三十三重天长生久视。

对这个设定,杜子恭满意之余也提出了一些意见。

比如不许皇帝求仙问道吃仙丹,如此一来他们就少了一个诱惑皇帝的手段。

文易毫不客气的告诉他:“那你们就劝皇帝好好治理天下,赚取人道功德……”

“你也是学过新医学的人,应该知道所谓的仙丹是什么东西。”

“你就不怕有一天把皇帝吃死了,整个道教跟着一起倒霉?有正途不走,为什么要走邪路呢?”

杜子恭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最近一心钻研宗教改革,把医术上的东西都给忘了。

自从他知道微量元素这个概念之后,就知道了他们炼制的金汞丹药是什么玩意儿。

更知道长时间给人吃这玩意儿会有什么后果。

子嗣断绝,痛苦而亡。

将来新医学传扬开来,这个秘密必将为更多的人知晓。

要是继续用丹药蛊惑皇帝,下场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他连忙向文易道谢,把修炼成仙改成了修炼强身健体消灾解难。

至于仙丹,谁爱炼谁炼去,反正他五斗米教这一支是绝对不能碰这个东西的。

说是一个月,实际上不可能那么准确掐死一个月的时间,文易足足用了四十天才帮他们把框架制定好。

他自己也收获良多,杜子恭不愧是一教之主,阅历和见识都远超寻常人,教会了他很多东西。

框架编好后杜子恭还想邀请他一起修改典籍,被他一口回绝,这件事情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而且他也没这个时间和心情了。

不是因为别的事情,而是谢道韫临近预产期。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非常的重视。

要不是为了帮杜子恭制定教义框架,他早就回阆湖去了。

这会儿框架制定好,说什么都不可能再耽搁。

杜子恭在惋惜之余只得收起了这个念头,不过也表示等孩子出生会送一份大礼。

问他是什么,他一脸神秘的说到时便知,还说文易一定会满意云云。

对他的故作神秘文易倒是无所谓,爱咋咋滴吧,现在他只想早点见到自家老婆。

结束了这件事情之后,他先是回去处理了一些政务,然后就乘船回了阆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