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江县,任是生意如何凋零,有两个地方是会一直有人,不愁没客人的。
一是有盐卖的杂货铺二就是这粮铺了。
白善宝他们到时,粮铺里虽只有三个客人在,但伙计也只是掀起眼皮看了他们一眼便问道“买些什么”
白善宝道“我们看看。”
伙计点头,“随便看吧,看好了问我价格。”
正说话,一旁的客人问道“这米怎么还是五十文一斗,我看外头地里的小麦都收了。”
“那点冬小麦也就够乡下人自己家嚼用,谁往外卖呀”伙计道“现在我们的粮食还是高价从外头进回来的,这个价不算高了,您要等粮价降下来,那得等到夏收,甚至是秋收之后了。”
正犹豫着要不要买的三个客人闻言,只能无奈的道“那给我量一斗吧。”
离夏收至少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呢,谁能饿着肚子等到那会儿
不过他们也没买多,现在不像去年遭灾的时候,他们觉得粮价只会越来越低,不会再往高处去了。
所以他们宁愿多跑几趟一次就买一斗,也不多花那点冤枉钱。
杨和书看着伙计给他们量米,问三孩子,“去年之前,你们这儿的米价是多少”
白善宝表示不了解,白二郎就更不知道了。
满宝道“我二哥从家里运来县城卖是八文一斗谷,听说粮铺卖出去是十文钱。”
杨和书皱眉,那这差的也太多了吧
他伸手捏了一把谷子,问小二,“你们现在谷子是怎么卖的”
“三十文一斗。”
“以前是怎么卖的”
小二笑了,问道“客观您问的以前是多以前”
杨和书感兴趣的问,“在这之前的都算,我在外头好似没看到这么贵的谷。”
“哎呦,那是您没见过,别的不说,就开春那会儿,这谷就是四十八文一斗,更往前,去年五月,雨水刚停,但外头路塌了粮食进不来的时候,六十文一斗都买不着。”
满宝都听得目瞪口呆,心中暗道她那会儿的系统里要是也有这么多麦子,一定想办法把它换成钱。
可惜没有如果。
杨和书不动声色的问,“那更往前呢”
“更往前就是没遭灾的时候了,其实每月,甚至每旬的谷价也都有不同,但也差不到哪儿去,最高的时候不过十五文一斗,那一般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伙计道“低的时候,十文一斗,或九文一斗也是有的,多半是秋收结束后不久,那会儿新粮多。有的陈粮,八文一斗也卖出去了。”
杨和书便叹气,看来去年的水灾对罗江县的影响还是很大啊,这粮价像坐着云的神仙一样,上上下下起伏得剧烈。
伙计却不以为然,道“您别嫌弃我们的粮价高,听东家说,益州那边才可怜呐,现在谷价虽然也是三四十文,但那是因为有朝廷压着的,粮铺里根本没摆出多少粮食来,每日都不够抢的。”
杨和书没想到益州是这样的情况,忍不住问,“那百姓吃不饱不闹吗”
“闹什么,私底下悄悄的卖呗,五十文一斗,六十文一斗,那些粮商都在私底下卖,那些百姓害怕他们连这点也不卖,也不敢声张。”
杨和书怀疑的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满宝和白善宝白二郎也不看粮食了,纷纷挤上来目光炯炯的看着他,是啊,是啊,你怎么知道
被三双这样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伙计忍不住心虚,他左右看了看,发现粮铺里只剩下他们这几个人,这才硬着头皮小声道“我东家也想把粮食运到益州赚一笔的,但他没有门路,去了后反而被当地的粮商排斥,最后只勉强保了本回来。”
所以一生气,不免就在后院骂起来,一骂起来,他不就知道了吗
满宝三人恍然大悟原来这也是个奸商啊
满宝问“益州不种冬小麦吗”
“哎呦,要不怎么说他们倒霉呢,去年他们那儿的良田直接被冲了,一直到入冬都还有水洼呢,更别说那沃土都叫冲走了,能种才怪呢。”
杨和书却能考虑得更全面些,只怕是土地能种也没人种。
去年犍尾堰决堤时他还在翰林院,正好要负责抄录来往的公文,据说当时整个益州还活着的百姓都在往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