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孔德容光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

其中真意是:“心中崇高品德行为之容貌形态,是由道来决定的,惟有道是顺从德的。道作为一种存在的道理实质化物形态,惟恍然惟惚惚,是恍恍惚惚不真切的。而恍惚之中有其形象在,恍惚之中有其实质存。在其深远幽暗之中,其精所存在。其精至真至切,其中有其信念。从古到今,其名从未消失去,以此好叫众生皆能看到万物之祖。我怎晓得此乃是万物之祖状态的呢?就是从此处而来的。”

石中于静谧幽深的太虚静地内,盘膝端坐。在那块已然平滑如镜的巨大石之上,他双目紧闭,神色自若而沉稳,脑后神轮光华内敛去,乍一看,仿若道观寺庙中的一尊石像般,落处在那明镜里,庄重玄冥又幻影如图。

此一时彼一间,时空长河依旧循环往复,川流不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各时空线上故事依然不停演绎。寰宇天下之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石中却仍是纹丝未动,自沉浸在《道德经》的参详观想感悟之中。入了冥冥玄奥。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节,以深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阐述了“道”与“德”的关系,以及“道”在万物生成与运行中的核心地位。阅读这一章节,我深刻感受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并从中获得了诸多感悟。

首先,老子以“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之语,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为修者开启了“德”与“道”本紧密关联着的大门。

“孔德”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代表着修者内在崇高之品德或伟大之德行操守。有“容”乃大,恰似那山顶上的皑皑白雪,呈现出纯净而美好的一种玄妙状态。

“惟道是从”则恰似一条明亮的指引线,清晰地表明出大德之士的行为与态度皆如磁针般严格依循“道”之准则。

由此,修者犹如被醍醐灌顶般,不由不领悟到,真正的品德涵养,绝非孤芳自赏的花朵,而是须与宇宙之根本规律——“道”紧密相连的藤蔓。

唯有谨遵“道”之指引,修行者的品德方可如凤凰涅盘般得以升华,行为操守方可如琴瑟和鸣般契合自然,符合世道社会之和谐要求。

其次,老子对“道”的阐述,宛如夜空中闪耀的繁星,使修者仿若置身于神秘深邃的宇宙尽头,能尽情领略其中奥妙玄通。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恰似那虚无缥缈的云雾,又如那无处不在的清风,其恍若在恍惚之间若隐若现,宛如幻影般难以捕捉,却又真实可触。

如此这般精准生动的描述,不仅让修者对“道”的理解愈发深刻,更恰似一盏明灯,于修者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时,为修者照亮前行的道路,使修者明白,应如探险家一般,在混沌中勇敢地探寻秩序与规律的存在。

老子借“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等句子,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那道玄门,揭开了“道”中蕴含的具体形象和物质实体的神秘面纱。

此表明“道”并非完全抽象或空洞的概念,而是具有实际内容和影响力的哲学瑰宝。

这种观念让修者能深刻地认识到,在那看似虚无缥缈的事物背后,往往深藏着如同宝藏般珍贵的真理和实在的本质。

故而,修者在面对问题时,切不可仅满足于表面的现象,而应如挖掘宝藏般,深入探寻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此外,老子还强调了“道”在万物生成和运行中的核心地位。即“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从古至今“道”始终存在并影响着万物的生长和发展。这让修者深刻感受到“道”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以及它在理解世界和把握事物本质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遵循“道”的原则和方法,修者可以更好地洞察万事万物的本质存在和规律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自然于修行中有所期待,更上层楼。

最后,道祖老子,又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世道,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给予了修者深刻的启示。

老子认为“德”是“道”的体现和作用,因此修者应该注重内在修养和素质的提升,秉持真诚、正直、有担当的品质。

同时,修者也应保持谦逊和包容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空长河环境和世道社会变化。

只有这样修者才能真正成为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并为世道与社会做出自己应有之积极贡献。

石中明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生动的语言表述,让修者能清晰地感受到“道”与“德”的在,知晓他们之间那紧密的联系,以及它们在个人修养和世道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这些个感悟,不仅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也为修者的时空真实生活和现实工作,给予提供了有益的德行指导。

在时空长河,此一位面时空之中,这现实时间初段位上,有一宁静而祥和的小村庄。

在这村庄中,有一位兢兢业业工作的邮差。他每日里,都需沿着那条长达五十多公里的乡间道路往返蹉跎。为乡间村民们传递着一封又一封饱含深情厚意的信件,以及殷殷期盼和挂念。

然而,这条路上一却显得是那么的荒凉与孤寂,目之所及处,既没有娇艳欲滴的花朵,也不见郁郁葱葱的树木。只有漫天飞扬的尘土和杂乱无章的蓬草,陪伴着他这个孤独的行者。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直到某一天,当邮差又一次踏上这段漫长而枯燥的旅程时,不知怎的,心中却是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遗憾之感。

他望着眼前这片荒芜的景象,便于心中暗自下了个定决心来。“男儿生于天地间,自当尽己所能,造福一方,我要去改变这一切”。

自那以后,他除了每当完成一天的辛苦工作外,都会步行着,特意地前往镇上的一个花店,精心挑选一些个五颜六色的野花种子。

然后,他就趁着工作行走间,于清晨的微光中或是傍晚的余晖里,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种子均匀地撒在自己往来的道路两旁。

起初,那些小小的种子似乎并未给这条道路带来多大的变化,但邮差并没有气馁,依旧坚持不懈地重复着这个简单而充满希望的动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加持,奇迹自就在他不懈努力的情况下,渐渐的发生了!

那些曾经似乎已被人遗忘在泥土中的种子,在天地孕育下,开始破土而出,探出了嫩绿的芽尖。它们沐浴着阳光雨露,顽强地生长着。时光荏苒,渐渐地,一朵朵色彩斑斓的小花儿,便自生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辛勤播种它们的邮差,点头致意呢!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这条原本荒凉的道路,不知不觉间,竟然逐渐变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乡间花径,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四季常开不败。

而这些美丽的花朵,所散发出来的芬芳香气,更是如同春风一般吹进了每一位过往行人的心田。

村民们这才惊喜地发现,他们时常行走的这条风吹灰尘起,荒凉孤野径的乡间道路,不再仅仅只是连接外界的一个通道,更是成为了一道令人陶醉的风景线。

乡里的孩子们,时常在花丛间嬉笑玩耍,老人们也多是走累了,便坐在路边上,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这良好的美景。就连平日里忙碌劳作的乡间大人们,每每路过此处时,脸上也会情不禁地流露出那会心的微笑。

然而做出这般美好善举,惠及乡间百姓的邮差,却再也无法踏上这条如诗如画般的道路,去领略那由他亲手缔造的美妙景致。

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这位邮差始终坚持着起早贪黑地工作。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洒向大地时,他便已经背着沉重的邮包,迈着坚定的步伐出发了。

夜晚,繁星点点,万籁俱寂之时,他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缓缓归来。

无论是狂风骤雨,还是大雪纷飞,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那厚厚的积雪曾试图困住他,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工作的执着,硬是开辟出了一条通往乡村的通路。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城乡之间,将一封又一封饱含了思念与牵挂的信件,送到每一位村民手中。为他们带去期盼已久的消息和温暖。

可是长时间的负重行走,以及恶劣天气的侵袭,最终还是无情地摧残了他的身体。过度劳累,使得他的双腿渐渐失去了力量,原本矫健的步伐变得蹒跚踉跄。

尽管他强忍着疼痛,依旧坚守岗位,但病魔终究还是没有放过他。终于有一天,他倒下了,从此再也无法站立起来。

这一天,天空中的云霞如同仙女舞动的彩带般轻盈地飘过。

一辆仿若历经过沧桑的轮椅车,如老牛般缓缓的前行着,面容憔悴,仿佛被岁月侵蚀过的妇女,犹如一位忠诚的仆人,推送着那个曾经似飞马一般,能健步急行的邮差,走上了这条蜿蜒曲折的乡间路。

坐在上面的邮差,一脸病容,然当他目光凝视着远方时,他的眼中仿佛若有光在流转。

唉!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努力,终于再次目睹了这当初令自己萦绕心头、魂牵梦绕之地,如此良佳的美丽景致,这一辈子值了!

他静静地望着那条已经走过无数次的乡间小路,仿佛能够看到自己往昔岁月中留下的足迹。

道路两旁原本荒芜的土地,如今已被五彩斑斓的花朵所覆盖,形成了一片绚烂夺目的花田。

那些花儿争奇斗艳,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

每当微风拂过,花瓣如同雪片一般纷纷飞起又飘落,营造出如梦似幻的美幻氛围。

邮差深深地吸了一口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整个人都陶醉其中。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慨:“我做到了!原来这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然而,只有那一直向着远方绵延不绝的花海,似乎还在默默诉说着,他这位邮差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每一朵盛开的鲜花都是他坚持与付出的见证,它们用最绚丽的姿态,向每一个来此赏花的游人,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对于“道”与“德”之间深邃而抽象的关联阐释,亦在这则小故事里得到了鲜活且具象的呈现。

恰似那位平凡的邮差,虽身处平凡之位,行着看似无足轻重之事,但正因他锲而不舍的奋进,最终得以成功地扭转周遭之环境,于有心善意间,为整个乡间村落带来了超乎想象的良善美好。

修者当知,无论面临何种艰难险阻之境遇,只要吾等心存信念,勇于践行,以自身勤勉之手去耕耘、去缔造,那么即便再贫瘠之土地,亦能绽放出绚烂耀眼的生命之花。于此激励吾等每一人,当于平素生活中,积极奋而进起,为构筑更美好平和之大世界,奉献出属于己身的一份力量。当知,世界因有你而美好!

只要能培一朵花, 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鲁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