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玄门太极长生功

青城派这混元气功,练到高深处的确能达混元一气之境。也许清正等几位顶尖高手达到了的吧。但依我看仍不及太极玄功。无它,我才练会下太极玄功,似乎就觉得体内自成世界在自然运转了。也不晓得张三丰把太极玄功练到了何种程度!反正他成仙后能修炼出显化神通出来,还能显化出如同清虚界这般的一个世界出来,这种大能,的确让人不敢想象!这种能力,到底与太极玄功有何关系,目前我的确毫无头绪。或许除非等成仙后再进一步修炼方可知晓吧!要去求教张三丰,恐又没有机缘了!

我不得不有些感觉自己想多了!摇摇头后,又继续参阅其它秘籍。

我选了选,拿起了另一本《玄门太极长生功》来看。

玄门太极养生功又称玄门太极周天功或简称玄功,是道家动静双修之上乘功法,它内健精气神与五腑六脏,迅捷完成河车运转并打通小周天。是修炼丹道的筑基功夫。

这本书把此功法写得很是详细。该功法分为四部,为神元功,上元功,中元功,下元功。一般修养生安乐法门者,只修上元及中元两部功即足。开始先修中元功,即初九段。次修上元功,即中九段。次修下元功,即后九段。最末修神元功,乃最后九段。

在修炼初九段功时,静坐片刻后,接下来就要采取仰卧式(用硬木板床,厚铺被垫)了。修炼者全身平直,两腿伸直,两脚微开,与肩同宽。两臂垂直,置于身旁,手指伸直,掌心向下,平贴于床。两目微闭,注想下丹田。呼吸绵绵,但不要急切,不可闻其声。口闭上,齿微叩,舌抵上腭,意存丹田。如果产生津液满口时,即行吞下津液。周身肌肉及神经放松,使气血周流舒畅,润滋内外全体。渐至物我两忘,身心俱泯境界,就达到了大休息的功效。至此,先行功就修完了,可接着修中元功。

中元功共分九式,故又称为初九段,每式动作,均简单易行,以锻炼脏腑为主。初为练形之功,实则也有练神之功存在。而且练气练精之功亦简明扼要。本功若能终身练习,可使五脏六腑之凡百疾病不生。实乃由外练内,而收外壮内实之功效也。分述如下:

第一段:左手兜外肾,右手置脐下(裤带解开,上衣掀起,使胸腹全部裸露,裸体更佳),掌心向下,肉贴肉,皮贴皮。两目向鼻梁视片刻,引神下注掌心直透下丹田。右手自下而上,自右而左,以脐为中心,绕脐按摩一圈,默数一。手行神行,手住神住;神行气行,神住气住。徐徐摩之,不可过快(此则以下皆同)。既按又摩,既摩又揉,使肠胃均受按摩为功,共行三十六次为度。

第二段:左右换手,右手兜肾囊,左手置脐下,式如上。行功时,左手自下而上,自左而右,绕脐按摩一圈,默数一。诀法则如上式,共行三十六次为度。第一、第二段行功。如太极图,又称揉太极,又名揉小周天。

第三段:左右换手,左手兜肾囊,右手置脐下。由正中,自下而上,复自上而下直推摩之,默数一。自下而上时,以至心窝上,两乳之间止,复向下推摩之,以至肾根毛际处为度。向上推摩使肾气至心,向下推摩使心气入肾,使心肾之气交流互贯为诀法,共三十六次为度。

第四段:左右手不必换,惟右手掌推摩时宜循左侧肋骨线,自下上推摩至左肺部止,复自上往下推摩至肾根毛际处止。诀法在使肺肾之气交流互通,共三十六次为度。

第五段:左右换手,以右手兜外肾,左手置脐下,循右侧肋骨线,自下而上推摩至右肺部止,复自上而下推摩至肾根毛际处止,亦为三十六次。

第六段:左右换手,左手兜外肾,右手掌平置脐下,循第四段路线,自下而上,至左乳部上后,横向右推摩至右乳部上,转向下按揉,至起手处止为一周,恰如一打长方形圆圈,默数三十六次止。

第七段:左右换手,右手兜外肾,左手掌平置脐下循第五段路线,自下而上,至右乳部上后,横向左推摩至左乳部上,转向下按揉,至起手处为一周,默数一至三十六次止。第六、七两段,又称揉大周天法。

第八段:左右换手,左手兜按后背肾外处,右手掌尽量右移,横掌至右腹侧,以手掌后半掌用劲,自右向左按推,至左腹侧止。复用掌之前半掌及四指用劲,向右按拏回,劲道全用在腹部一推一拏,一来一回,默数三十六次。

第九段:左右换手,右手兜后背肾外处,左手掌移放胃部左侧(法如上),用手掌自左向右按推,复又用按拏回,劲道全用在胃部上。一推一拏,一来一回,默数三十六次止。至此,初九段之中元功就修炼完了。

此处还有注释提醒:

1、行此功夫,外阳易勃举,勃举时切不可起淫念,一百二十天内,切忌行房,如不举者,亏损过甚也。此功主在固护体内脏腑,实畅任脉路线,暖外肾,固阳固精,生精和血,补气定神。对心肝脾肺肾与胃肠,均有大益也。全为内健内壮、内实内固功夫。动作极简易平实,毫无玄妙处,而功之所至,常有意想不到之神效也。

2、此九段功毕,尚有“余功”,余功在用捏拿法与捶击法,前法用指劲,后法用拳力。凡行功所到之处,均需加此余功。

然后是上元功。

上元功,也分九式,故又称之为中九段。中元功练习纯熟(约一百二十天),感到身心受益后即可加修练上元功。古时真言说:“子欲不死,修昆仑”,即此玄门中之修昆仑法也。其动作亦极简易平实,而功效则无穷,惟持之以恒最为重要。这与初九段相同,都是养生日用功夫。

前面所述中元功,皆系卧式为主用;而此篇所述上元功,则是以坐式为主用。如果不会跏跌打坐(盘脚打坐)的,也可采取方便的坐姿。只是必须要用硬凳,其高度以过膝以上大腿,能与膝齐平为度(类似站桩高度)。然究以跏跌坐为殊胜,故以逐日徐徐练习,渐次加长时间,并先用半跏跌坐(半盘坐),而渐至用全跏跌(双盘坐)为宜。跏跌坐,坐床上亦可练习。

中元功练完,就大休息片时,以息心宁神养气颐真后,不可贪睡。以此时易生睡意,常使人不知不觉之间,而悍然入睡乡者。道家修炼入定的,有炼睡魔之诀,切戒贪睡荒功,就行静定之功,待心无一念时,即易睡去也。没有睡意,即宜坐起行功,不必久休。本功主在昆仑及背部。分述如下:

第一段:跌坐片时,待心定神怡时,即用两手互搓极热,以两掌心擦左右两腰俞穴(又称背精门),约十数次(宜袒上衣,使肉贴肉,皮贴皮为要)。再搓再擦,共行九之二十四次为度。此为双擦腰俞穴法,又名擦内肾法。并以“神宜随手,心不外驰”为诀,此则以下各段均然也。

第二段:两手互搓极热,并擦尾闾穴,上下行之,下行以手指擦至尾骨止,上行以两掌能擦至夹脊关止。上行时间手即分,下行至尾闾穴时,两手又并。每擦热一次,约擦摩数十次,共行九至二十四次为度。此为双擦尾闾夹脊法。此二段功,可壮内肾,祛腰疾,实髓充神,助阳生精,亦即外修督脉法也。

第三段:两手结三昧印(右手掌仰放左掌上,两大拇指相拄),背脊竖极直,而行摇转玉颈之法。其法先将头向前下俯,自左向右转十二次,复自右向左转十二次,再前后俯仰十二次,左右偏弯十二次。然后以两手十指捏揉全部玉颈(此法乃运动颈神经丛、甲状腺,并防食道癌及甲状腺肿瘤等诸病)。

第四段:用两手捧头,十指张开,大拇指在后脑上,余四指在前脑大脑部,指头微微用劲,由前向后捏拿整个昆仑玉劲,自额上发际起,及后脑接近颈际止,均匀捏拿按揉之。由前按至后,各指约十余次,使两手之前四指能按捏之后脑与大拇指会合为度(按:大拇指亦须行按捏之功,非固定在一处也)。此为一回,再如起手式,反复施行,以九至二十四次为度。

第五段:姿势如上,惟改捏拿按揉,而用弹拍叩击之法,每次均以不轻不重分行满玉顶为度。亦以九至二十四次为满段。其法为弹用手指,拍用全掌,叩用指头,击用拳脚。行时切忌用劲使力,斯为至要。轻则为功,重则为伤。不轻不重,即为适度。

第六段:以两手搓极热,捧烫颜面,十指朝上,指尖约与颜齐,两掌接并于鼻,而分行向左右擦摩之,至耳后止,每回约五至十次,再搓再擦,共九回止。再照同法自下逆擦之,手掌至额时,便分行向左右擦之,数亦如上。务使全面都能均匀擦揉为度。其中,并宜酌加按捏之功。

第七段:以两手擦极热汤两眼(宜闭目),并分行向左右摩至耳止,反复行九至十二次为一回,共九回止;再闭目用运睛法,上下左右缓慢运转,反复各行十二次止。再行鸣天鼓法(两手抱头后方,掩住耳朵,十指叠交中指,鼓打后脑)二十四次。

第八段:两手结三昧印,澄心默坐,存神泥丸。本段功法为先耸一下右肩,次耸一下左肩,再两肩齐耸一下为一回。两肩齐耸一动,务使脑神经中枢感受到轻微之震波,而直到脑皮质神经,共行九之三十六回止。此法两肩及上背部与脊髓,均各受益。

第九段:默坐澄心,凝神寂照气穴,片时便觉气透尾闾,上夹脊,循玉枕而达泥丸。即存神于泥丸,使元气氤氲满顶,遍及头面,渐即与髓海之气融和为一,继行周天法。此时,最易忘人忘我无思无虑,身心寂然为合度。其时间之久暂不拘,惟以一炷香为最宜。

而后就是练下元功了。

下元功,原抄本略有残缺及虫蛀也不全了。就其大体言,不外乎是内炼外炼,与自养气与彼养气这四方面而已。精微处在于重自养而不重彼养,重内炼而不重外炼,属于正宗,能保仙家风范于不坠。

还有一篇只有个标题叫神元功,内容却全都缺佚了。不知是不是要如内视之法般达到“炼神还虚”,“炼虚合道”那般。可能炼成后就可达羽化之境了吧!

我看到此,又不由摇了摇头,说了声“可惜!”。这一功法,倒是内外兼顾,按摩拍打等诸般手法都用上了,对普通筑基之人而言,甚为比较有效,的确能达到益寿延年的作用!若练到神元功境界,还真可能使人长生而羽化升仙也说不定。但可惜最高心法却缺失了。不知是本身就没有还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失传了!只是从现存的这些来看,顶多能练到混元一气之境而已,已不大适于我这阶段修炼了。

不过,我却好奇根本没有在其中见到多少太极玄功的影子,只有用手揉肚子丹田处如太极阴阳鱼般有些相通,但也是外面揉揉而已。看来,张三丰还真没咋把太极玄功给流传下来。他倒是说留给了武当派的,但也留得太简单了些,让那些门人何从去悟嘛?当然,或许可贵之处正在于此吧!我咋就那么随便地悟到了呢?所以,法传有缘人也是个道理!

至于此长生功为何以太极冠名,但武当派却无此功法,我就不得而知了!是不是正是因为揉肚子手法要像太极图那般的原因哟?

让我感到好笑的事,一般气功练了,皆会清心静气而克制欲念。而此功练了反而会出现外阳勃举,这倒使我搞不懂它是何人因何目的所创的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