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朝堂之争

五月二十日上午,杨正山领兵出征,从腾龙卫直接进入庆华府境内,剑指庆华府城。

庆王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他并没有因此惊慌,毕竟这是他们预料之中的事情。

五月二十一日,腾龙卫大军兵临庆华府城城下。

与此同时,庆王和计非语勾结谋逆的消息也传到了京都。

消息是秘武卫上报的,杨正山也有上奏,不过他不能使用八百里急奏,所以他的奏折比秘武卫慢了一步。

下午,皇城太极殿内,太子,诚王,恭王以及朝堂重臣齐聚。

太子、诚王、恭王三人坐在皇位之下,诸臣站在殿内。

此时的太子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他没想到局势会变成如今这般摸样。

自己刚刚监国,结果兀良大军就侵入辽西,庆王又与计非语勾结谋逆,此时他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

他一直都渴望得到皇位,而现在就是他距离皇位最近的时候,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皇位的巨大压力。

“诸位大人对辽东和重山镇的局势有什么提议?”太子沉声问道。

诚王和恭王坐在两边,看着殿内诸臣。

这两位都不是简单的角色,能与太子在朝堂上明争暗斗十余年,足以证明他们的能力和实力。

其实不管是太子,还是诚王和恭王,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duqi.org 南瓜小说网

皇帝老儿今年已有六十五岁,而太子年近五十,诚王和恭王都在四十岁上下。

不怪太子觉得憋屈,做了将近三十年的太子,他能不憋屈吗?

关键是他头顶上压着承平帝这样一个强势的帝皇,让他三十年如一日战战兢兢的活在承平帝的阴影之下。

三十年的太子啊,若是承平帝再不驾崩,估计太子就要走在他前面了!

“殿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为重山镇选任新的巡抚和总兵,总揽重山镇大局,剿灭庆王叛逆!”

李思远站出来开口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众人纷纷附议赞同。

太子闻言,神色微动,问道:“那阁老觉得谁可担此大任?”

选任新的巡抚和总兵,这是一件大事,涉及到整个重山镇的兵权。

虽然如今重山镇的情势恶劣,但这不妨碍太子想把重山镇抓在自己手中。

与他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诚王和恭王。

李思远躬身道:“老臣以为辽远布政使庞棠可任重山镇巡抚,腾龙卫杨正山可任重山镇总兵!”

太子闻言,眉头微皱,说道:“孤记得庞棠从未执掌过军政!”

布政使虽然算不上封疆大吏,但也是地方上的重臣。

执掌一省政事,也算是位高权重。

不过布政使不掌军政。

庞棠历任知县、知州、知府、参政等职,确实从未执掌过军政。

李思远却是说道:“庞棠此人善于政务,行事老成持重,虽不善军事,但可稳定辽东!”

李思远这话的意思很隐晦,那就是庞棠只需要稳住辽东即可,不需要插手军事。

边镇为何要设立巡抚,不就是为了遏制总兵吗?

若是和平时期,巡抚执掌军政,在总兵之上,可若是战时,那巡抚就要配合总兵。

之前重山镇陆崇德和梁储在这一点上就处理的很好。

巡抚是文臣,总兵是武将,论指挥作战文臣怎么可能比得上武将?

所以这个时候选出来的重山镇巡抚不需要有军事才能,只需要老成持重,为前方作战的军队保证后勤即可。

而庞棠又是辽远的布政使,他对辽东的情况最为了解,可以调动辽东的资源来保障前方军队的后勤。

现在庞棠肯定不能去重山镇上任,重山关都落入了计非语手中,重山镇连个巡抚衙门都没有,庞棠想要处理重山镇的事务在辽安府更合适。

因此,当前重山镇巡抚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庞棠。

太子看了李思远一眼,心绪有些复杂。

他想争一争这个巡抚之位,不过看在李思远的面子上,他最终还是妥协了。

至于诚王和恭王,也没有将心思放在巡抚之位上,因为李思远的话很明白,接下来重山镇的兵权要掌握在总兵手中,而不是巡抚。

“杨正山此人虽然有才,但他只是一个卫司指挥使,会不会无法服众?”

“孤觉得靖远侯更合适出任重山镇总兵之职!”

这次太子没有给李思远说话的机会,直接把自己心中的人选讲了出来。

他的理由也没错,杨正山只是腾龙卫指挥使,重山镇有不少人的官职品级都在他之上,让他出任总兵,很可能会有人不服。

如唐飞虎、牛庄都是以重山镇都指挥同知的官职充任参将,品级都在杨正山之上。

而若是杨正山担任总兵,那他的官职最少也要升为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本王觉得不妥,靖远侯没有在边镇任职的经历,也不了解重山镇的事务,岂能在这个时候担此重任?”

李思远还没有说话,诚王就先跳出来反对了。

谁不知道靖远侯是太子的人,他们可不能让太子的人执掌重山镇。

“没错,本王觉得南阳侯陆百书更为合适,南阳侯修为高强,且多次去辽东处理公务,对辽东和重山镇多有了解,可担此重任!”

“不妥,南阳侯乃是显武营提督,岂能轻易调动?”

“那就让昌国公世子去,昌国公世子德才兼备,骁勇善战!”

“骁勇善战!皇兄,本王没记错的话,孙继宗应该没有上过战场吧!”诚王不屑的笑道。

……

一时间,太子、诚王、恭王三人唇枪舌战争论起来,皆是想举荐自己人担任重山镇总兵之职。

太子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诚王和恭王明显是联合起来针对他,凡是他提出来的人选,两人都会跳出来反对。

而殿内的群臣见此全部默不作声,一个个仿佛变成了哑巴一样。

太子的目光扫过这群大臣,心中是暗恨不已。

别看他们三人争得欢,实际上朝堂依然在承平帝的掌控之中。

从内阁到六部,再到五军都督府,凡是朝堂上手握重权的朝臣,他们是一个也拉拢不了。

内阁五位阁臣,六部的一众部堂,以及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从来都没有站队的意思。

这便是承平帝对朝堂的掌控力,哪怕是现在承平帝陷入昏睡中,这些重臣依然没有站在他这个储君这一边。

太子很明白,只要承平帝还没有驾崩,他这个是储君就只是储君。

听着两位皇弟反驳的话语,太子目光落在了宁国公周茂的身上,突然开口说道:“孤觉得周兰周将军比较合适,宁国公,你以为如何?”

老东西,别装死了,赶紧给孤说话!

太子的话音落下,殿内为之一静。

要问当前谁做适合做重山镇总兵,毫无疑问,周兰最合适。

梁储不行,因为他是禁军统帅,这个时候谁都可以动,唯独不能动梁储。

原因很简单,梁储是皇帝老儿任命的,谁若是动梁储,谁就是心怀不轨,禁军十二营的重要性不用多说。

这个时候更换禁军十二营的统帅,那无异于把刀架在了承平帝的脖子上。

所以除了梁储,周兰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周茂心里微微叹息一声,无奈只能站出来说道:“殿下,老臣以为不妥,周兰虽然熟知重山镇的情况,但从京都到辽东,最少也要十天的时间,十天的时间足以让重山镇的局势恶劣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老臣觉得李阁老的提议比较合适,腾龙卫指挥使杨正山可担此大任!”

他又把话题引到了杨正山身上。

让周兰去重山镇?

别开玩笑了!

现在他们宁国公府可不能冒头,宁国公府已经很扎眼了,绝对不能再让周兰再进一步。

只要他一天不退,周兰就不能再进一步,否则宁国公府必定会成为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无论是现在的皇帝老儿,还是将来即位的新皇,都不可能容忍一个权势滔天的宁国公府。

其实周茂并不想让杨正山担任重山镇总兵,因为杨正山也算是宁国公府一系的人,不过让杨正山担任总比让周兰担任好一些。

至于李思远,他倒是没有在意宁国公府的问题,他就是觉得杨正山最合适。

周兰虽然也合适,但周兰在京都,且已经离开重山镇数年,对如今重山镇的了解肯定不如杨正山。

太子听了周茂的话,心情更加不好了。

他的本意是跟周茂示好,反正自己推荐的人都有人反对,那还不如跟宁国公府示好一下,只要不让诚王和恭王捡了便宜,那事情就不算是最坏。

只是他没想到周茂根本不领他的情。

李思远再次开口道:“老臣以为腾龙卫指挥使杨正山可担此大任,望殿下以大局为重!”

他这话说的就有些不客气了。

望殿下以大局为重!

那不就是再说之前太子没有以大局为重吗?

“臣附议!”

“老臣附议!”

几位大臣站出来附议,连一直闭目养神的刘元府也站出来附议了一下。

刘元府站出来了,关文硕自然也跟着附议。

李思远代表着内阁的意见,周茂代表的是中军都督府和勋贵,而刘元府和关文硕代表的则是都察院。

再加上站出来附议的礼部尚书吴良宰和工部尚书蒋巍,群臣的意见基本上达成了统一。

兵部尚书王路扫了一眼旁边的刘元府,也站出来说道:“臣附议!”

刘元府赞同杨正山出任重山镇总兵,不是因为他与杨正山有交情,而是他觉得杨正山合适。

虽然论官职,杨正山是低了一些,但是论能力,没有人会怀疑杨正山的能力。

杨正山之前的战绩就是最大的证明,杀神屠夫之名足以威慑无数人。

倒是兵部尚书王路是看在李思远和刘元府的面子上才赞同的。

王路对杨正山不了解,只知道杨正山是个厉害的人物,但具体有多厉害,他自己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太子、诚王和恭王见此,也就不再争了。

还能怎么争?

再争下去就是不顾大局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诚王和恭王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反正他们的目的就是不让太子的人执掌重山镇,现在他们的目的也算是达成了一半,至于另一半就是他们的人也失去了执掌重山镇的机会。

最难受的就是太子了,啥也没捞到不说,还差点被李思远扣上了不顾大局的帽子,想要讨好一下周茂,结果周茂还不领情。

现在他颇有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意思。

“那就这样吧,辽远布政使庞棠升任重山镇巡抚,加右佥都御史衔,腾龙卫指挥使升任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实授重山镇总兵之职!”

太子沉声说道。

“殿下英明!”

众臣齐呼英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