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诸公,尤其是谯周,皆对黄皓冷眼观之。
但凡黄皓说错一句话,益州诸公定将让黄皓死无葬身之地!
黄皓却不以为然,胸有成竹道:
“启禀陛下,奴婢斗胆需重提丞相薨逝之事。”
李世民不置可否,点头道:“只要汝言之有理且证据确凿,朕恕你无罪!”
得了陛下旨意,黄皓更加理直气壮,亮声而言道:
“谢陛下!昔日丞相丧报至,陛下曾有口谕,禁止奔丧。旨意下后,陛下痛哭不止,直至昏厥。
此时朝堂诸公皆在,相信除陛下悲痛欲绝忽略此事外,其余诸公必定都不曾忘记!”
黄皓刚起了头,堂下诸公便乱了起来。尤其谯周,本身就是个诚实好学的书呆子,遇到此等情况,更是觉得颜面尽失,理亏心虚。
黄皓不等众人反应,接着说道:
“值此危急之时,朝堂诸公皆跪拜堂前,为陛下祈福。
唯有谯周,不遵陛下旨意,擅自前往剑阁奔丧。
然而朝堂诸公,尤其益州诸公,竟无一人阻拦,此后近两月时间,竟也无人提及此事。”
黄皓逐渐激愤,捶胸顿足道:
“陛下不予追究,那是陛下仁德,但今日谯周无端打断陛下处置平叛之事,又言辞挑衅,揶揄陛下。
奴婢实在忍无可忍,今日就朝堂之上,奴婢先告谯周抗旨不遵,私自奔丧之罪,再告益州诸公知情不阻,刻意包庇之罪!望陛下明鉴!”
李世民听罢,心中感慨。没想到这历史上留下恶名的宦官,居然在此等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为自己的“分化拉拢”计划做出如此大的贡献。
“黄皓所言,堂下诸公可有异议?”
为了坐实黄皓说的话,李世民当即便询问起朝中大臣。
益州诸公此时早已吓得魂飞天外,且不论谯周抗旨不尊的罪过,即便是刻意包庇之责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如此证据确凿之事,谁敢在陛下面前说个“不”字?
益州众人只恨千算万算,忘了陛下晕厥之前这道圣旨!
今日益州诸公能否躲过此劫还犹未可知,谁还有心思去管刺客之事陛下是否追究呢?
“臣等无异议……”
堂下除益州诸公之外,其余人皆第一时间附和陛下。
李世民看大多益州官员都未发声,突然得意道:
“谯周?杜琼?尔等益州人士,可有异议?若无异议,抗旨不遵按律该当何罪?”
谯周早已羞得满面通红,加之恐惧陛下责罚,一口气没喘上来,竟然晕倒在大殿之上。
看谯周晕厥,朝堂诸公倒吸一口凉气,尤其益州诸公,竟然怕到无人敢上前搀扶。
黄皓眼疾手快,赶忙招呼几名殿前侍卫上去搀扶谯周。
黄皓心知肚明,谯周乃当世大儒,又是丞相拥趸。陛下不会轻易治罪谯周,又兼当前局势,陛下欲拉拢部分益州士族,谯周就更不能出事了。
李世民一边心中感叹黄皓之忠心,一边赞叹黄皓之心思细腻。同时还不忘吩咐张嫣去传太医。
杜琼等益州文臣,见到此等情形,更是心中不安。
如今王平等益州武将尚不知有几人投奔了陛下,朝堂之上又出了此等难堪之事。
看来刺客一事终究还是变成一颗钉子,深深楔进了所有益州士族心中。
只要陛下不提,此事朝堂之上便无人敢提起了……
李世民看谯周悠悠转醒,略带讥讽地问道:“谯爱卿,朕还没把你怎么样,你怎么自己倒先晕了?”
谯周慢慢缓过神来,看到陛下正戏谑地看着自己不禁浑身一哆嗦。
“陛下恕罪!臣……臣对丞相佩服的五体投地,丞相之事对臣……”
李世民起身侧立,甩了甩袍袖,打断了谯周。
“朕念你确实对国家忠心,对丞相真情实意,此事暂且记你一笔,倘若之后再让朕听到什么对你不利的消息,休怪朕翻脸无情!”
听到陛下的话,包括谯周在内的益州诸公,皆长舒一口气,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今天算是躲过去了。
李世民不等谯周谢恩,继续说道:
“尔等益州士族,既然能明目张胆抗旨、包庇,那想必刺客之事朕也不好从尔等口中得出实情。”
李世民看了一眼王平,继续说道:
“王爱卿,朕不管前些日听到的消息是真是假,刺客之事朕就交于你去办理。不论期限,直到你查清为止,在此之前,益州诸公在朕眼里都脱不了嫌疑。”
王平听陛下言语,心中直叫苦,陛下这么安排,那自己岂不是成了益州诸公的眼中钉?
王平即使大概知道刺客之事的情况,他也不敢跟陛下说啊。
说了可能陛下这里自己会好过些,但是益州士族岂不是从怀疑变为确定,自己就是那位与陛下告密的小人了吗?
不说也许还能让自己好过一些,但是这刺客之事引发的猜忌和矛盾,岂不是永远说不清楚了?
想到此处,王平只觉一股凉意从头贯到脚。看来陛下这是个阳谋啊,自己目前只能选择站在陛下一边了……
“臣领旨…”
思来想去,颇为无奈的王平只得领旨。
此时张翼、句扶二人也顿感不妙,陛下上来就封二人为平叛主将,再配合刺客之事,这不是个逼自己站队的阳谋吗?
二人看看王平,再想想自己,心中也是无可奈何。
领旨平叛,就等于和陛下一边。不领旨……这谁敢呐?谯周才刚醒过来呢!
李世民看到自己目的不但达成,甚至效果比想象中更好,心中大喜。
“既然其他事情都暂时有了处置,那平叛一事,也该有个定论了。”
看堂下诸公并未有反对的意思,李世民正色道:
“朕欲加封魏延平蛮大将军号,遥领三路平叛大军。所有平叛将领皆受魏延节制。”
“另加封姜维平夷大将军号,主管南中其余零星叛乱。马忠、张嶷副之。着令汝等,以一年为限,扫平除牂牁、兴谷、越嶲、汶山郡外其余蜀中蛮夷、盗匪等祸乱。待朕选定随军副将后,方可领旨前往。”
“王平主牂牁、兴古平叛之事,除赵统赵广外,朕改日另追加随军副将。领旨后,方可出兵平叛。”
“句扶,张翼,亦是如此。”
李世民简单安排了一下新的平叛任务,看众臣皆躬身侍立,无有异议。李世民微笑点头。
“关于刺客之事,也不要局限于王平一人,倘若有谁想起来什么,大可以到朕这里来说道说道。”
黄皓看陛下已然安排完毕,适时地高声道:“平叛事宜,诸公只待陛下圣旨。其余有事者奏,无事退朝!”
众臣,尤其益州诸公,早就没心思在朝堂陪陛下玩了,还是地位和小命重要。
于是众臣皆山呼万岁,退出大殿。
出了大殿后,荆州、东州诸公便自然分成两股,各自谈笑自若,结伴向衙署走去。
益州诸公则是分成若干小股,各以王平等几人为核心,分别向衙署而行。
谯周、杜琼等文臣代表,则是集合诸多犹豫不决的文臣,自成一股,向衙署而去。
不论分成几股,益州诸公讨论之事无非分析何人背叛了益州士族,又或者讨论是否应投靠陛下而保住荣华富贵。
李世民在黄皓的高光表现之下,于朝堂之上逆转局势,再一次达成目标,获得了皇权与士族之争的胜利。
至此,王平、马忠、张翼、张嶷、句扶等人只能选择为陛下效死。益州武将形势基本明朗。
退朝之后,李世民借着朝堂之上的兴奋劲,在书房之中拟写圣旨。
“这下平叛之事算是成了,过几日找个机会见一见马承等人,把事情交代清楚。此次再度踏上平叛之路,希望他们莫要让朕失望才是啊!”
自李世民穿越以来,直到此时才算真正迈出了第一步。
回想这近两个月的旅程,李世民心中感慨道:
“为蜀汉逆天改命的路还很长。朕定要让我大唐雄风,再现与这汉末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