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初谈均田制、府兵制

“公琰但说无妨,朕听着呢。”

蒋琬是在朝堂之中为数不多能让李世民自带好感的文臣,看到蒋琬出列,李世民又多了一份安心。

“臣以为,此事危害之大、影响之深,必须严查。只是仅凭刺客身份与那不知是否谎言的口供,不足以就定了谁的罪。

依臣之见,既然目前此事只出现了有关益州本地人的证据,正好把此事交与益州诸公去查,约定个期限,到时查不出再问罪益州诸公也不迟。”

蒋琬自从听到战报之后,心中就大概有了定论,知道陛下更关心的是平叛和提拔亲信之事。

为了让陛下先全力以赴应对平叛之事,蒋琬只能给陛下一个折中的建议,把刺客一事往后托,但又不至于让益州诸公轻易躲过。

李世民听到蒋琬的话,心中终于是踏实了,其实不是自己想不到,只是关统平叛受阻对李世民影响太大了。

“公琰所言甚合吾意,益州诸公,汝等认为此事需几时方能给朕一个答复呢?”

堂下李福、杜琼、张表、谯周等益州头面人物商量之后,杜琼出列回禀道:

“启禀陛下,臣等以为,一月为限,定能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世民略微迟疑,转而沉声道:“一月?你们是想着用这一月时间多谋划几次刺杀吧?最多三日,否则别怪朕无情!”

“这……陛下,益州虽只一州之地,但如此无头无尾之事,调查起来恐怕也……”

“嗯?难不成你想抗旨?”

“十日!陛下,臣等定在十日之内给陛下一个答复!”

李世民满意地说道:“这可是你们自己说的,那就十日,十日之后朕要一个能让朕信服的结果,否则别怪朕翻脸无情!”

杜琼等益州士族,知道自己又让陛下占了上风,但是话已出口,众人也只好认了。

此间事了,李世民也无心和群臣玩下去了,示意黄皓宣布退朝,自己则来到书房之内。

“黄皓,请蒋琬、霍戈、邓芝、宗预来书房见朕。”

一到书房,李世民便让黄皓把荆州几位在京朝臣叫来。

黄皓领命,吩咐小宦们官分别去请几位朝臣。

过不多时,几人陆续到位。

待宾主落座,黄皓很识趣地关上房门侍立门外。

李世民看着诸位荆州派官员,心中酝酿着如何开启今天的谈话。

关统传来的消息,让李世民感到了不安,他不得不提前把上一世的先进制度拿出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士族手中大量土地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李世民的发挥。

还有此时的兵役制度,导致军队士气和战力相对低下,并且在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时,皇权极难发动一次成规模的战役。

“朕有些问题实在是想不通,诸位皆是国之栋梁,相信能为朕解惑。”

李世民一边随意的翻阅着手中竹简,一边淡淡的说道。

“臣等定知无不言,但不知陛下心中所虑何事?”

蒋琬在几人之中地位最高,于是由他代表几人回复陛下。

“朕想知道,关统平叛受阻之事,列位有何看法?”

李世民希望以平叛受阻之事,引出自己对于当前蜀中制度的一些设想。

“臣以为,此事当分两方面去看。

首先,蜀中之地,除丞相昔日所设蛮兵外,主要军户、征募之兵多数来源于蜀中。虽先帝自北方、荆州带来部曲若干,但迁延日久,人数远不足以支撑军队所需。

今日之事,无非是夷兵厌战,本地兵怯战。况且陛下近日来连续打压益州士族,若有士族暗中使坏,平叛之事便更难施行。”

李世民点头,并示意蒋琬继续说下去。

“这第二点吗,益州在册户籍二十余万,人口不足百万。然而不足百万之民,却要供给十万北伐将士,数万朝中、地方官员。

此乃地缘所致,因此但凡国有战,朝廷必须依仗世家大族的支持。陛下手中的资源确实有些少了。”

李世民看看其他人,和声问道:“诸位还有其他看法吗?”

众人皆摇头。

“那朕再问诸位,倘若平叛成功,叛军所占之土地、人口,卿等以为应该如何处置?”

几人听后,略微吃惊,没想到平叛之事只不过是陛下所虑众多事情中的第一环。

“启禀陛下,臣以为,先帝元老功勋、我荆州诸公,皆为外来者,在蜀中尚无根基。

若平叛顺利,所得土地人口陛下应当优先考虑赏赐元老功勋以及荆州诸公,这样吾等外来之人就有了根基,对陛下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宗预看蒋琬没有回答的意思,代替蒋琬说出了荆州士族的心声。

李世民心中略有失望,没想到最终还是躲不过一个“壮大自己家族的势力”。

荆州诸公明里带着元老功勋,实际上还是先为自身考虑,当下朝中先帝北方元老除几个资历尚浅的后裔外,还有几人健在?

不过李世民也只是略微失望,这样的答案是在自己的预想范围内的。

“那朕再问诸位,倘若朕欲牺牲部分世家的利益,来壮大国家。待时机成熟,出兵北伐或是东征,届时将所得土地人口等分出一部分再补回给各大世家。卿等以为可行否?”

几人听罢,心中皆惊。没想到陛下只三个问题,便把几人牢牢套住,一环扣一环试探几人的心意,为陛下接下来的话做好了铺垫。

“这……吾等荆州士族,在益州本就无甚根基,自当与陛下共患难。只是诸如东州、益州等世家,恐怕就没那么容易答应了。”

蒋琬等荆州士族既然大致明白陛下意图,也不再有所顾忌,直白地表达了荆州士族的立场。

虽然知道士族利益不好动,但是荆州诸公还是明确地选择了站在自己一边。这番表态,倒是让李世民心中满意。

“该问的问完了,现在朕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设想,诸公听一听就好,不必急着表态。”

李世民放下手中竹简,正色道:

“朕欲在蜀中部分地方推行新政,将世家大族手中的部分土地和人口划归国家。所得土地、人口自成体系。

在体系内按人丁分发田产,每户抽男丁参加军队、入民籍,忙时耕种、闲时习武,轮流抽调其中一部分宿卫成都或边镇,战时征战四方。卿等认为此事可行否?”

几人听罢,皆大惊!陛下所说之法,虽然实行起来有些难度,但是却恰巧解决了蜀中的几大难题:

皇权控制下的土地、人口太少,朝廷赋税来源不足,常规军队粮饷太过依赖世家且战力相对低下……

难不成陛下当日哭晕之时被先帝、丞相附体?这一个多月以来,陛下做的每件事,下的每一个决定,与之前的后主“只知玩乐”的形象简直判若两人!

想到这里,蒋琬等不由心中感慨:难道北伐中原、夺回荆州,进而一统天下真的不再是梦想?

“好了,诸位不必在此惊讶了。朕的话诸位回去后好好斟酌,一旦朕决定实施新政,诸位可别说朕没有事先提醒诸位。届时诸位乃至整个荆州士族,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几人连连点头称是,一边在心中无限遐想,一边退出了陛下书房。

待几人走后,李世民又见了吴懿、吴班、费祎、董允等东州头面人物。

李世民把之前对荆州派的说辞又拿出来说了一遍。

前两个问题两家看法大致相同,都是先指出益州士族有阻碍平叛的嫌疑,在第二个问题时,东州派也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将平叛所得优先赏赐东州士族的意思。

在说道第三个问题时,东州派显然犹豫了,毕竟荆州士族根基大多在荆州,对于蜀中士族的死活并不是很在意。

东州士族久居益州,多少也有些根基,于是对于划分部分土地人口归国家一事并不是十分赞同。

李世民一边拿益州士族会更惨做对比,一边又用承诺北伐成功后多多补偿土地画大饼,最后甚至搬出太后来施压。

最终在李世民恩威并施之下,东州士族决定:倘若陛下实行新政,愿意抛砖引玉,为陛下划分益州士族的土地人口而充当试金石。

这一天,总的来说,李世民是满意的。除了刺客之事略有遗憾,荆州、东州士族的表态和李世民事先预想基本一致。

当一切归于平静之时。黄皓突然提醒道:

“今晨您吩咐奴婢安排张二小姐来见,先前奴婢见陛下忙于应付荆州、东州诸公,未敢去请。此时正好无甚大事,陛下是否?”

李世民听罢,不禁莞尔,今日只顾着新政之事了,倒是把自己欲提拔贴身护卫的事忘了。

“也好,那你这就去请张嫣来见朕吧。”

李世民略微思考后又补充道:“朕准许她携带惯用的兵器觐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