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夺取扬州 修错字

燕绥尚不知道北方诸侯们真敢聚众打豫州的主意, 她正在纠结如何攻打嘉城。嘉城外有一条又长又深的护城河,且在嘉城之后,有波涛汹涌的嘉江阻碍前行。

扬州刺史陈温打算借嘉江最后一搏, 不成就北上投奔袁绍,因此在江面上准备了大量的船只和水军。

豫州兵都是北方人,本来就不擅长水战, 甚至连正儿八经的水军都没有。荀彧攻打扬州带的二十艘船只和两千水军,还都是从荆州调拨过来的。相比之下,扬州的一万水军算得上规模庞大了。

荀彧建议燕绥徐徐图之:“以我军如今水师, 可不是陈温之敌。而且对方是打算在我们攻打嘉城时来个内外夹击,这可急不得啊。”

周瑜亦建议稳扎稳打:“主公, 不妨在整顿扬州的时候原地训练水军。更何况自从接手了扬州过半地盘,不论是赈济灾民还是粮草辎重供给军队, 每天都是巨大的数目。在这样的情形下, 即使攻占更多的地盘, 也难以负荷啊。”

燕绥皱眉说:“原地训练水军进展必然缓慢,北方人哪有多少擅长水性的, 站在船只上不晕船就算好了。”

她其实有心将蔡瑁调过来, 但若是让蔡瑁心生芥蒂,或者动了别的心思, 在这战争的时候出了什么意外又不好。

“占领城池是负担, 僵持在这也非良策。算了,还是看得开些。不管花费多久占领扬州, 我们军队在未来的一年半载都是要驻扎的。”燕绥道:

“文若,你觉得将蔡瑁调过来,对上扬州水军的胜算有多大?”

“若是抽调荆州水军一万,则胜负未知也。”荀彧道:“荆州和扬州水军未经历大的战火, 孰胜孰强,难以预测。”他话锋一转:“但荆州初定,贸然调任蔡瑁,怕是横生枝节。”

“蔡瑁背后家族庞大,论理他结党营私、家族大规模经营商务,都同我们法度不符。”燕绥解其意:

“虽说蔡瑁现在将商务名义上交给远亲打理,还信誓旦旦地同门人、亲眷划清界限,不再行内举不避亲那一套,但我时常收到他的举报。”

审计署也反应了问题。

“主公行事作风蔡瑁看在眼里,他现在谨小慎微行事,都是在担心主公对他出手。”荀彧道:“若将其调来扬州,焉知他不会多想?”

“荆州各地太守都牢牢把控了军权,贾诩和程昱亦压制了蔡瑁。而且,虽然大考提拔的新人们进入职场,蔡氏在荆州士族中的影响力会进一步下降。”燕绥蹙眉:“我不怕他有反心,但若是反了,也是一桩麻烦事。”

所以去荆州时候,为了稳住蔡瑁,她可是又参加宴请又回送礼物表示亲厚和安抚,只等慢慢削弱蔡氏的力量。

周瑜不说话,心下暗想:若是主公攻取扬州之后,将当初拉拢颍川士族手段徐徐图之,而不是雷厉风行,那不出个两到三年,这扬州的才子定然会踊跃跻身帐下。

但显然,主公性子并不是很想等,而且对扬州士族并没有多么放在心上。

周瑜忍不住叹息:说白了还是扬州读书人远少于豫州,所以只要在豫州的统治稳如磐石、教育持续推进,那么把扬州、交州这些人少地方的士族都弃之不用,也有人来管理州郡。

“难以掌控之人,素来让人不安。但这蔡瑁性格,据情报显示,却很好猜。”法正大胆建议说:“不如主公去信,让他调拨五千水军前来,领军将领也由他推荐,彰显倚重,重点则是调船只来,越多越好。”

燕绥道:“但五千水军依旧不敌扬州。”

法正说:“我们豫州军队不擅长水战,何必用短处同扬州硬碰硬呢?我有一计,可以扬长避短,变水战为陆战。”

“哦?”

众人纷纷看向自信的法正。

“只要用铁锁将大船连起来,环环相扣,那就不畏惧对方的船只。这样在船上也如履平地,我们的豫州兵卒可以继续用铁箭、连弩对战敌军。”

“这是个好办法,但……”周瑜提出异议:“若是对方用火攻,岂不是火烧连船,连跑的地方都没有?”

这可不是赤壁之战曹操吃的亏么。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火攻得准备大量的火油、火箭,对方不知道他们铁锁连环的情况下,没有办法轻易火攻。

而且,这个季节……

法正道:“这季节盛行东南风,就算对方用火攻,也只会反噬到自己。”

燕绥采纳了法正的计策,一个月后果然不出意外,不但攻占下嘉城,他们水军还大破扬州军队的最后一击。

眼看兵败后再无抵抗之力,陈温很有自知之明地扔下了郡县,带着自己的嫡系军队五千人和大量的金银财宝、辎重粮食跑路了。

扬州接连兵败、刺史又跑路,剩下的郡县也没有强硬抵抗的决心,尤其是中下层的官吏和兵卒们,他们听说了豫州强大锐利的武器和豫州刺史能一炮轰破城门的神秘力量,面对对方压倒性的优势,着实瑟瑟发抖。

而且,豫州军秋毫无犯的好名声起了很大的作用。既然抵抗会死,不抵抗换个郡县上司照样活着,谁会拼死抵抗呢?

到了盛夏来临的时候,扬州已经尽数收入豫州囊中。此时,豫州的冬小麦早已经收割完毕,支援了扬州一波。春小麦在农历六月收割完毕,现在也在运往扬州的路上,补充军营粮草的同时,还有余力赈灾扬州。

燕绥也如愿以偿,在扬州种上了水稻和油菜。因为杂交水稻的重要性,她让荀彧找来有经验的老农打理,并亲自巡视稻田。

又对官场和道路交通规划做了一番建设后,燕绥才要不疾不徐地启程回豫州。

她虽然不急,下属都有些着急了。豫州送公文和信件的频率是一天比一天高,甚至到了一天两封的程度。

荀彧都忍不住催燕绥了:“多地斥候传来消息北方军队集结有异动,主公还是早日回到豫州坐镇的好。”

燕绥不以为然:“有奉孝在呢。”

“奉孝毕竟不是刺史,不如主公压得住啊。”

“越是这样的时刻,越能看清他们的立场不是?”燕绥微微一笑:“我有时候在想,自己是不是太强势了,导致许多危机都被压在了底下,这样的未知反而不好,不如时常爆发一下,解决一些隐患。”

荀彧并不赞同:“有时候,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倒不如主公坐镇,免得有人生出异心。”

见荀彧有些生气了,燕绥连忙摆手:“文若别担心,我可不会翻车的,这就快马加鞭回颍川,很快的。”

荀彧见燕绥态度诚恳,这才安下心来。但他心下有些疑惑,因为自从张飞在扬州找到了两个小孩后,主公的态度立马就变了,这说走就走起来。让人不得不深思,这两个小孩,是不是极为重要。

若用玄学的角度来解释,或许又是深有潜力的千里马?

孙策正在同周瑜作别,好友周瑜和带队夫子周泰都要留在扬州,稳定大局,他还要回去完成学业。

孙策伤感说:“这没个一年半载,是没法同公瑾见面了。”

周瑜安慰他说:“豫州军队对修路卓有经验,相信最迟到年底,马路便会四通八达,放了寒假你就来看我呗。”

“对哦,”孙策眼神一下子就亮了起来:“我怎么就没想到这茬呢?”

周瑜侧身喝茶,微微一笑道:“谁又想得到沥青马路和四轮马车改变了整个交通方式呢,以前行路是多么艰难。”

且不说道路蜿蜒难走,光路上层出不穷的蒙面打劫人和土匪就让人不敢出门。所以,每次离别的时候大家才会特别伤感,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更不知道路上会不会因为水土不服生病、遭到盗贼抢掠丢了性命。

“这就是课本上说的,技术力量改变生活啊。”孙策感叹说。

“而且年终述职时候,我会争取回颍川的。”周瑜笑道:“等扬州官场稳定下来,我猜想我和法正还是调回去的。”

毕竟现在是过渡期,所以大量的人都留在了扬州,荀彧、诸葛玄、法正、周瑜、周泰、还有新提拔的将领张飞都留下了。

“可是这次我就要自己回去了,还因为保护两个小鬼头不能骑马,这马车晃悠悠的得走到啥时候啊。”孙策头痛道:“而且我不知道要怎么同小鬼相处啊。”

“主公特地将人寻来,足见重视。”周瑜拍了拍他的肩膀:“想想家中的弟弟妹妹,你可以的,起码经验足够。”

“正是因为主公寻来的人,我才更不知所措。”孙策抱头说:“你知道的,我们主公可是出了名的伯乐,说不好,这两个人就是未来的诸葛亮和法正呢。”

“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陆逊才八岁,性子挺沉静的。”周瑜道:“吕蒙喜欢舞刀弄棒,今年13岁,正是崇拜你的时候,你就用平常心来对待,一个给他看书看报,另一个教一些兵法和剑术,路上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公瑾,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同谁说话去。”孙策动容地抱了一下周瑜。

周瑜好笑道:“这话说的,仿佛校园里跟着你的一众小弟不是朋友。”

孙策自然而然地道:“是朋友是同学,但和公瑾还是不一样的嘛。”

周瑜道:“那你要早点来看我,还要记得给我买香薰、香粉和糕饼。”

“那当然!就算是口红也给你买!”孙策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很快,孙策就发现,带娃比想象中容易多了。

说是带娃,其实他自己都没比吕蒙大几岁。陆逊年纪虽小,但很沉稳,生活起居也不用照顾。

吕蒙出身寒微,没有读过什么书籍,之前都是跟着当中下层军官的姐夫一家生活。在燕绥来到扬州后,就将中下层官吏的待遇给涨了一波,承诺和发放了部分福利,包括笔墨纸砚和衣服等物,因而中下层官吏没什么抵触情绪。虽然听说日后可能会和豫州一样实行官员的考核和淘汰,但他们也听到风声,扬州毕竟同求学氛围浓厚的豫州不同,燕使君会因地制宜,决不会一刀切。

自家弟弟被选中,要送去豫州上学的事情,让吕蒙姐姐和姐夫一脸懵。但来接吕蒙的,乃是英勇将军张飞,怎么也不像是骗人的样子。

虽然不解,但为了吕蒙有更好的前途,姐夫一家还是含泪打包了行李,让吕蒙却奔个好前程。

陆逊的情况就有些不同了,他出身吴郡的大家族,祖父陆纡,曾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还在任九江都尉。因此张飞带着燕绥的信函来表达将人接走,希望带到豫州求学时,陆逊的父亲陆康第一反应是——这是要人质吗?

但依自己的官职,也不至于啊?顶头上司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张飞提醒说:“若是放心不下幼子,可以派家眷一同前往。若自己有意,也不是不行。”

陆康:这大汉说话怎么这么耿直?

经常读书看报、并且消息灵通的陆康很快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性:自己的儿子未来会有大出息,所以被身上有些玄学的使君看中了。

“敢问将军,使君是从何处知道小儿略有天资的啊?”

“我也不知道啊,”张飞挠头:“反正使君被人称为伯乐,可不是吹出来的,你看看诸葛亮、看看马钧、还有我们法正长史,在主公的熏陶下表现是多么出色。你儿子去豫州读书肯定不会被亏待,而且我听说许多人都恨不得将自己孩子送去文理学院,说是名师出高徒,你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陆康拱手,顺着他的话道:“将军说得在理,其实之前我就有将小儿送到颍川求学的想法。”他看出来了,张飞是个直率的人。对方这种反应,也正说明了他是真心实意地觉得有燕使君的邀请,去豫州求学是一桩美事。

张飞乐呵呵道:“这可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了嘛!”

陆逊自理能力很强,也素有主见,陆康便让护卫和一名书童陪他前往豫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